-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灭菌效果班监测方法
中和剂 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 含氯、碘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 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 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 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入吐温80至3%。 合格标准 灭菌剂染菌量 0cfu/ml 皮肤黏膜消毒剂染菌 ≤10cfu/ml 消毒剂染菌量 ≤100cfu/ml 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相关时 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医务人员手卫生 效果的监测 遵循WS/T 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采样时间 手卫生后 接触病人或诊疗操作之前 采样方法 棉拭子法 被检人员五指并拢 用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棉拭子 在双手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尖往返涂擦2次 一只手的涂擦面积约30cm2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 剪去操作者手接触的部分 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液的试管中 化验单书写:将科室、采样地点、被采人、采样人以及采样时间填写清楚,送至细菌室即可 采样步骤用棉拭子蘸取相应中和剂 双手的屈指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同时转动棉签. 将手接触的部分折断,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 合格标准 卫生手消毒: 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外科手消毒: 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 监测时间:每周一次 指示菌株:嗜热脂肪芽胞杆菌 (ATCC7953或SSIK31株) 培养基: 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若指示菌片中的细菌未被杀灭 可分解培养基中的葡萄糖产酸 使指示剂溴甲酚紫,由原来的紫色变成黄色,对照管为黄色 灭菌合格仍为淡蓝色 灭菌不合格为黄色 结果判断 灭菌合格:检测管培养阴性 阳性对照管培养阳性 阴性对照管培养阴性 灭菌不合格:检测管培养阳性 阳性对照管培养阳性 阴性对照管培养阴性 将常规生物监测包放在 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 同时设阴、阳性对照 灭菌周期完成后 立即将生物指示剂取出 将灭菌方法、锅次、灭菌员、器械的去向以及灭菌时间填写清楚送细菌室 医 疗 器 械 消 毒 效 果 监 测 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若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 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牙科手机及其配套器械;心导管;植入物等 消毒水平:达到灭菌 消毒效果:应无菌生长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直接、间接接触粘膜的器材 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体温表(口腔测温表,肛门测温表);呼吸机管道;麻醉剂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消毒水平: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 消毒效果:菌落数应≤20cfu/件、g或100cm2 氧气湿化瓶、吸引器、婴儿暖箱、加温加湿罐等宜采用高水平消毒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粘膜接触的器材 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痰盂、尿壶、便器等 消毒水平:中水平消毒或低水平消毒或保持日常清洁 消毒效果:菌落数应≤200cfu/件、g或100cm2 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 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的 生物监测 采样时间 消毒灭菌后 使用前 采样方法 监测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 从待检内镜的活检口注入内镜(使用蠕动泵) 用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注入的液体2h内送检 合格标准 消毒内镜 细菌总数 ≤ 20 cfu/件 灭菌内镜 无任何细菌检出 呼吸机麻醉机等螺纹管消毒效果生物监测 采样时间 消毒后 使用前 采样方法 用蘸有相应中和剂的长柄棉签,在被检螺纹管内面反复涂擦并同时转动棉签,剪去手接触的部位,将棉签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 无菌生理盐水试管,立即送检 医疗用水的 细菌学检测 血液透析相关治疗用水的 细菌学监测 依据YY 0572《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进行检测 监测时间:初次使用监测应每周监测1次 连续2次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后 改为每月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