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劳与创新.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劳与创新

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内容提纲;1. 面向未来的中国教学信息化 ;1.1.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使命;1.1.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使命;1.2.教学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发展内涵;1.2.教学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发展内涵;1.2.教学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发展内涵;我国教学信息化的四个层次 ;1.2.教学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发展内涵;新时期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内涵;1.2.教学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发展内涵;1.2.教学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发展内涵;1.3 教学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路线图;1.3 教学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路线图;教学信息化发展路线图;2020年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愿景;2.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信息化发展框架;2.1 数字化环境下培养21世纪技能的研究;2.1 数字化环境下培养21世纪技能的研究;21世纪学习产出和支持系统;2.1 数字化环境下培养21世纪技能的研究;2.2 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框架;第一层次是适应国家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框架;第二层次是课程革新;第三层次是支持系统;第四层次是政策保障与可持续发展机制;;3. 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学生能力;3.1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3.1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3.1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3.1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3.2 信息技术助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3.2 信息技术助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3.3构建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标准框架;我国中小学生信息化学习技术能力标准框架;4. 实现有效教学的信息化应用模式;4.1从“用技术教”到“有效教学”;4.1从“用技术教”到“有效教学”;4.2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示意图;4.2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信息化教学模式;4.2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影响“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影响“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影响“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4.3 六种信息化教学模式;4.3 六种信息化教学模式;4.3 六种信息化教学模式;4.3 六种信息化教学模式;4.3 六种信息化教学模式;4.3 六种信息化教学模式;5、教学信息化系统环境建设 ;5.1超前部署教学信息化网络;5.2建设班级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室装备与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量的测算;5.3提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资源建设的策略;资源建设的策略;5.4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平台;支持服务平台架构和机制;6、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6.1从“学习技术使用”到“善用技术教学”;6.1从“学习技术使用”到“善用技术教学”;6.1从“学习技术使用”到“善用技术教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阶段;6.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需要特别关注教育技术能力与具体学科教学的结合,与教学法创新的结合。业界普遍认同的信息时代的教师技术与教学知识整合框架(“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见后图)认为,只有通过把信息技术知识转换成教育技术知识,才能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再与教师原有的知识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师的素养,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改进。 ;;今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需要强调:;7.以评估促进有效教学信息化发展;7.1学校教学信息化评估框架;7.1学校教学信息化评估框架;7.1学校教学信息化评估框架;7.2评估实施机制;一般性评估框架;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估实施中要重点关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估实施中要重点关注;内容提纲; 谢谢! 联系电话电邮:liuyongqian0729@126.com

文档评论(0)

173****1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