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地流转模式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研究.docx

农地流转模式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地流转模式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研究 摘 要:以天津市静海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视角,选择非农就业比、化肥使用量等6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分析转包、出租和农村合作社3种模式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合作社模式的综合效益最高,为88.99分;其次是转包,为67.11分;最低的是出租,为61.28分。因此,笔者建议在与天津相似的平原地区,政府应适当鼓励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农村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 关键词:农地流转;综合效益;流转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10.009 Abstract: Taking Jinghai District of Tianjin as the survey objec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we chosen six indicators such as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ratio and fertilizer use to construct an indicator system, and analyze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subcontracting, leasing and rural cooperativ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benefit of the cooperative model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88.99 points; followed by subcontracting, it was 67.11 points; the lowest was the lease, which was 61.28 points. Therefore, we suggested that in plain areas like Tianjin,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perly encourage farmers to transfer land to rural cooperatives to achieve scale operations. Key words: farmland circulation; comprehensive benefit; circulation mode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和农地细碎化的特性不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小家耕作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都在积极推动和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共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公司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农地流转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众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刘莉君[1]归纳了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从理论上分析直接式、政府参与式和中介参与3种类型的特点和绩效,并认为股份合作和土地信托模式较优,即中介参与较优;吴巍等[2]对河南省16个乡镇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家庭承包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纯劳务比例和政府补偿制度对农地流转影响较为显著;陈诚[3]对河南省18个地市运用极值标准化法、变异系数赋权法对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杨俊等[4]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分别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2个方面对湘西进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刘歆等[5]收集了2006―2015年的数据,建立了25个子因子,运用了因子分析法,对昌吉科技园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提高园区内综合效益的相关对策;张宝山等[6]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 已有的效益研究多注重经济效益,对不同农地流转模式下土地综合效益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不同承租主体(普通农户、种粮大户、农村合作社)之间的土地综合效益更为稀少。因此笔者在对天津市静海区农村地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流转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比较,得出不同模式下的土地综合效益,探究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佳农地流转模式。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堇醋杂诙蕴旖蚴芯埠G海镇小高庄、陆家院、花园村、西五里、五街村等5个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