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支持的个案研究
摘 要:通过对一例7岁自闭症儿童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特殊教育需要,分析其病理行为及发展功能的现状与优、劣势,探讨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对策。初次评估结果显示,该儿童的语言、感觉模式、游戏及物品喜好处于劣势,手眼协调是其能力发展的优势项目,认知和粗大动作能力较好,模仿能力较弱,注意力严重不足,存在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训练半年后再次评估,对比前后评估结果发现,该儿童的各项能力得到了提高,情绪行为问题减少,说明该训练方案有效。
关键词:自闭症;特殊教育支持;个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昂仔,男,7岁,非足月生产(7个月),同卵双胞胎,出生时体重为1.8千克,身体状况较差,住院治疗两个月方才基本稳定。父母无不良嗜好,母亲怀孕期间情绪稳定、生活规律,无家族病史。其出生后母乳喂养,各方面发育一直较同龄孩子缓慢,且一直没有语言能力,也不与同龄儿童玩耍,不与人互动,比较喜欢旋转的物体,36个月时经权威医院诊断为自闭症,之后在北京一家自闭症康复机构训练6个月。平时生活中,父母对其比较疼爱,非常重视康复训练,2015年9月进入特殊教育学校。
2.行为表现
昂仔基本能听懂大人的指令,认知能力与2~3岁正常儿童的水平相当,能用4~5个字的短句表达基本需求,能控制大小便,但双腿不能下蹲,习惯坐马桶。对电铃、鞭炮声极度敏感,一旦听到电铃声和鞭炮声便尖叫、奔跑或者躲藏。在课堂学习中,他时常出现双手连续拍打桌子、不停拍手、撞头等刻板行为和随意走动现象。他对母亲非常依赖,不与同伴互动游戏,有时会用指甲使劲抠、戳不熟悉的老师,或者用拳头捶打老师,融合课在母亲的辅助下能安坐7分钟左右。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1.研究方法
本个案研究采用观察法、训练法、行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教育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并据此采用科学的教育康复策略。
2.研究内容
主要是研究对象的身心发展的现状、特殊教育需要及其训练增加融入集体课的时间。
三、干预对策与过程
1.安置前的评估
测评报告显示:昂仔模仿、知觉、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手眼协调、认知表现、口语认知呈现发展空间狭窄或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评量结果见表1。
在病理分析中,呈现情感、人际关系、物品喜好、感知模式、语言病理问题较严重的现象。评量结果见表2。
2.精准化的安置
昂仔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后,我使用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指南、C-PEP-3量表对其进行评估,召开个案研判会,确定了合适的安置方式,制订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同时每学期末皆进行一次评估和调整个别化教育计划和安置方式。
3.个性化的课程支持
(1)坚持以个训为主。个训课上我结合昂仔的情况,采用TEACCH、ABA、RDI等训练方法,主要对其进行目光对视、安坐、注意力、参与能力等常规训练;模仿、指令、配对等初级认知;言语表达;精细和社交的训练。例如在训练昂仔目光对视时,我采用指令“小眼睛看老师”“看这里”等指令引导,强化物吸引,用手挡住其原有视线……另外,在开始安坐训练时,首先在桌面上放置昂仔特别喜欢的东西,摆弄这个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当他坐下时,马上把他喜欢的东西放到他面前,让其可以看见并能拿到。他拿到东西可以在桌面上玩,如果拿离桌面玩耍便设定时间要求将玩具拿回。当昂仔拿到东西就离开桌面时,教师不强行阻止,因为有可能引起他对桌面的反感。其次逐渐延长他在桌面安坐的时间,偶尔他想离开时,教师轻轻阻止并辅助他坐在桌面前,或和他进行互动。最后加入桌面训练的指令,此时开始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比如在言语表达训练时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训练,从而激发他的兴趣,同时选择符合情景的话题,为他创造沟通机会,不断引导他说话。
(2)康复小组训练。康复老师对他进行以平衡疗法为主的肌张力、前庭觉、本体觉及触觉等提供刺激的感觉统合训练。
(3)在集体课中以结构化教学为主。通过结构化教学让昂仔发挥其长处,培养他的独立性,最终融入集体课中参与学习。通过图片的视觉化刺激,让其更好地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课堂任务,按照自己学习的进度按部就班完成并逐步体验成功的滋味,学会独立。建立个人课程表,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音乐、美术教师的照片贴在课程表里,课前让昂仔知道自己将要上的课程,上哪位老师的课。在课堂中,任课教师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以子母贴的形式呈现在黑板左侧,使昂仔提前了解学习顺序、完成时间,将重要的内容清晰展示出来,让他明白自己的学习范围。采用在课桌上放置学习任务卡的形式,使其在母亲的辅助下每完成一个学习活动,即可将此项活动的任务卡取下放进任务袋里,从而建立起完成任务的条件反射。桌上呈现视觉提示性语言:上课时,不可以拍桌子、不可以拍手。针对昂仔对铃声较敏感的问题,使他建立起响铃是休息、上厕所、喝水、做游戏的认识,同时在每次铃声响之前都让他提前知道即将响铃,从而达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