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和鼻这窦病变ct诊断
鼻与鼻窦病变 鼻腔及副鼻窦正常CT解剖 鼻窦炎 CT表现 急性期:窦腔混暗,密度增高,有渗出液时,可见液平面显示(以上颌窦为著)。 慢性期:粘膜增厚,可为局限性或弥漫于全窦腔或全组副鼻窦。(正常鼻窦粘膜CT不能显示)。如有高密度钙化常提示霉菌性鼻窦炎。 鼻窦骨质无明显改变。 急性左上颌窦炎 慢性左上颌窦炎 粘液囊肿 CT表现 受累窦腔扩大,其内为均匀一致的水样密度,窦壁骨质变薄移位,但无骨质破坏。如继发感染,可成为粘液性,CT值可与软组织相似。 单纯粘液囊肿一般不强化,合并感染时可增强。 CT征象: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左侧额窦、左 眼眶后内侧及左筛窦后下方及见一类圆形囊性密度影,边界清晰,左额窦及筛窦壁呈膨胀性改变,窦壁骨质受压变薄,增强病灶未见强化。 诊断:左额、筛窦占位,考虑为黏液囊肿。 粘膜下囊肿 多见于上颌窦。 CT表现: 窦腔内有圆形外突的囊性肿块,以广基底附着于窦壁上,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 右上颌窦黏膜下囊肿 鼻窦恶性肿瘤 副鼻窦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比为1∶3。 副鼻窦癌中,以上颌窦癌最常见,鳞癌最常见。 上颌窦癌CT表现 窦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 可清晰显示窦腔壁骨质破坏,一般无窦腔扩大。 起源于上颌窦顶部的肿瘤,向上发展可累及眼眶和筛窦。 鼻咽腔正常解剖 鼻咽部:位于鼻腔后方,上自颅底,下至硬腭。前壁为鼻后孔及鼻中隔后缘;顶壁由蝶枕骨构成,与颅底关系密切;后壁为枕骨基底部及第一、二颈椎体;外壁为咽鼓管咽口、圆枕、侧隐窝。 形态 主要有方形、长方形、梯形及双梯形四种。方形出现在软腭水平;在软腭之上平面为长方形;在咽隐窝层面鼻咽腔后边较长而呈梯形;在两侧咽鼓管隆突平面则形成双梯形。其形态与咽鼓管及咽隐窝是否张开有关。 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在颞下窝的内侧。 鼻咽血管纤维瘤(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 又称青少年出血性纤维瘤,是一种无包膜的血管性良性肿瘤。多见于10~25岁男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顶部或翼腭窝,呈膨胀性生长,可进入鼻腔和副鼻窦。 CT表现 翼腭窝内软组织肿块,压迫上颌窦后壁,并向前推移,翼腭窝扩大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血管纤维瘤有明显的均匀强化。 CT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扩散范围。 颈动脉造影,可见由颈内动脉供血的有丰富血管的肿瘤。 男,21岁,鼻塞、涕血一年,近期加重。 CT平扫示左侧鼻咽部、后鼻孔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密度均匀,边缘光整、锐利,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邻近骨质受压、吸收。 考虑: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咽癌 男性多见。绝大部份是鳞状上皮癌。咽隐窝为最常见的鼻咽癌原发部位。 主要症状是鼻塞、头痛、回缩性涕血、耳鸣、无痛性颈淋巴结肿大、浆液性中耳炎、鼻出血等。 CT表现 咽隐窝变平、消失或有软组织突起。 鼻咽顶壁、侧壁或后壁肿胀或肿块。 咽旁间隙变窄、闭塞,颈淋巴结肿大。 颅底骨质破坏:主要部位是破裂孔、岩骨尖、蝶骨大翼、卵圆孔、棘孔、枕骨斜坡等处。 浆液性中耳炎。 喉的正常CT解剖 喉上起会厌,下至环状软骨。可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及声门下区。 声门上区:从会厌软骨的游离缘至假声带和喉室,包括会厌、杓会厌皱襞、假声带和喉室。 声门区:主要成份是真声带。声带于前联合处汇合并附着于中线的甲状软骨上。后面附着于杓状软骨的声带突。 声门下区:上界真声带游离缘的下表面,向下到环状软骨。 喉咽部正常CT表现 喉 癌 病理类型:绝大多数是鳞状上皮癌。 好发部位:依次为声门区;声门上区和梨状窝;声门下区较少见。 CT表现 声门型,一侧声带局限性增厚,晚期见软组织肿块,当前联合厚度超过2mm,提示肿瘤侵犯前联合。声门上型:声带上区异常软组织肿块,喉腔变小。声门下型见声门下区见异常软组织影。晚期肿瘤组织广泛侵犯很难分辨肿瘤起源。 CT平扫:左侧会厌及左侧杓会厌皱襞见增厚明显,左侧室带增厚,并有结节样突出,双侧梨状窝充气良好。会厌左前间隙、左侧喉旁间隙消失。喉软骨未见骨质破坏。扫描范围颈部见多发肿大淋巴结。?CT诊断:喉癌并颈淋巴结转移。 耳部、颈部病变 耳部 1、正常解剖 a、外耳 包括耳廓及外耳道,外1/3为软骨,内2/3为骨性外耳道。 b、中耳 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及乳突 鼓膜:外耳与中耳分界,骨棘间线状软组织密度影。 鼓室:为含气空腔,位于鼓膜与内耳道外侧壁之间,前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以乳突窦入口与乳突窦及乳突气房相通,鼓室内含有听小骨、韧带及肌肉。 内耳: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液。骨迷路由致密骨质构成,包括前庭、半规管及耳蜗。 前庭;耳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