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村落数字化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传统村落保护的推进,保护实施的难点与痛点日趋明显,如何顺应互联网环境的发展趋势,解决传统保护与发展的现有问题。该文先分析浙江省传统村落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现状,寻找保护实施以及发展过程的需求点;再遴选数字化采集相关技术,研究数字化保护实施的技术路径;最后设计传统村落的“互联网+”数据库应用架构,规划推广渠道,构建“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形成闭环,并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互联网生态平衡。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传统村落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数字化 互联网+
一、保护传统村落这棵大树
“传统”的特征在于强调文化从古至今的延续,它诠释了一组人群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传统村落以空间为单位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衍变与发展历程。在2014年中央政府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进行保护工作,提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明确要求四部局建立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成为政府、社会的任务,同时要求信息化、数字化成为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手段。
虽然传统村落的保护任务明确,但实施过程仍然任重道远。难点在于保护后的开发利用,基于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中保护环境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容易被剥离后分析,走上重保护、轻发展成为研究方向。打个比方,传统村落好比一棵大树,现在保护的建筑、格局等物质文化像大树的树干,传统村落的人群的活动、习俗、工艺等非物质文化像大树的树叶,没有非物质文化传统村落如同冬天掉光树叶的大树,毫无生机,时间久了,树干也没有了养分,树也没法活了。所以本文研究重点是如何运用数字还原技术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方法,以“互联网+”发展思路构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依存的保护生态,让传统村落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文脉的根扎深,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保护也好,发展也好,都先阅读其表象,挖根寻脉,沉浸内涵,梳理后才会有思路。传统村落的格局、建筑等物质文化就是传统村落的表象,并称为风貌,它的视觉感观体验更直接,并具备各自独立的文化情景,也因为是实体的存在,时间与人为因素留下的痕迹更明显,保护的工作量与难度体现在风貌的还原与修复上;传统村落中人文传说、节假日习俗、手工艺等为内涵,它依存人文活动环境而存在,是村落中人与物的身份标识,保护的难度体现在记录、推广与发展。所有我们先重点分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发展现状。
(一)物质文化现状
保护对象上,传统村落具备不同地域、时期、文化背景的风貌,在保护还原、修复实施过程前期就存在体量大。在传统村落保护研讨会上提出:“从2012年以来,我国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掌握了近2万个具有一定传统文化资源的村落信息,……目前,已经有3批2555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2万个到2555个,从数字上体现出保护工程的庞大以及保护方案实施的艰难。
保护效果上,也只能实施村落风貌的局部还原,建筑的结构加固、细节的修缮等。传统村落中修建的技法工艺很多已年久失传,修复还原过程都存在资料不齐,技艺不精,审核不专业等问题,难以保障修复效果。同时,“历史建筑修复需要配套的建材生产、供给,需要建设一支历史建筑修缮的专业队伍,需要培养木匠、石匠、泥瓦匠、雕刻师等传统手工匠人、并传承历史技艺。”因此实施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才能保障修复效果。
保护方式上,如果前期未针对建筑空间的划分、物件的使用进行发展规划,建筑空间仍然难以参与现代人的社会活动,与现今的时空产生隔离效应。在问卷124村中,居住在古民居中的人口21307人,……占问卷村村均?艏?人口的%、常住总人口的%。可见传统村落古建筑即使完成修缮,仍然无人使用,很可能导致二次荒废,成为当地的负担。
(二)非物质文化现状
保护意识上,大众并不强烈,甚者认为当下社会发展驱动下,老底子的文化与技艺自然应该被遗弃,并未意识到文化是村落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每个人认知的组成背景,是村落的存在根本。保护方式上的不够全面,很多针对文化的保护方式基本运用文字、影像记录后发布传播,民众只能通过阅读、观看被动式接受文化信息,体验效果对于文化的涵义深度上来看远远不够;保护传承与发展未进行规划与引导,文化的保护不同于物质,不仅仅是记录、保存、体验,更多的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生命力依托于人的活动,如何让传统村落的文化重新以新的方式浸染我们,这才是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传统村落的很难做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偏执或者忽视某个方向,如果作为阶段性的先后实施,无可厚非,但长久的失衡必定会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休闲食品企业在牌培育和发展探析绪论.doc
- 休闲食品企业品构建探究.doc
- 休闲度假产业在低端市场的发展趋向.doc
- 休闲食品公司品化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doc
- 众创空间视角下何激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doc
- 休闲旅游:桂林游新发展.doc
- 众包物流的发展状及前景分析.doc
- 休闲背景下重庆南区节事活动发展策略探析.doc
- 众筹模式发展现及其前景探讨.doc
- 休闲农业发展中2O模式的应用研究.doc
- 物理(云南卷)(考试版A4) .docx
- 广州花都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七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广州花都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物理(云南卷)(考试版A4).docx
- 广州天河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docx
- 坐标测量机试题及答案.docx
- 地形数字测绘试题及答案.docx
- 地铁服务试题库及答案.docx
- 花店与茶馆合作合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