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劳动视角下领导干部抑郁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doc
情绪劳动视角下领导干部抑郁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据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统计数据显 示,2009年至2016年间,全国共有243名领导干部自杀, 其中约半数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对于看起来“风光无限” 的领导干部突然因抑郁症自杀,很多人或表示难以相信,或 觉得不可理解,或认为另有隐情。但是从精神学的角度来看, 自杀本身作为一种异常行为,70%左右都是由于抑郁症或其 他精神障碍引发的。因此,领导干部自杀不仅仅是一个社会 现象,也应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 深入剖析领导干部的抑郁症现象,这不仅是尊重事实和维护 领导干部队伍形象与公信力的需要,也是为在领导干部队伍 中开展心理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方向性参考。
情绪本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但是当不得不进行有意识的 控制,甚至表现出与真实体验截然相反的情绪时,情绪过程 就成了一种劳动”,这种劳动会对个体的心智资源造成极 大损耗,长期的情绪劳动会导致个体的情绪失调,并且诱发 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发现,领导干部因 为其职业的特殊性经常要经历情绪劳动的考验,他们的情绪 表现与内心的情绪体验经常性脱节,消极情绪堆积严重,积
极情绪透支过多,但又缺乏主动、有效的调节,最终导致情 绪性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罹患抑郁症以及其他严重的心身 疾病。
在任务、矛盾、冲突等工作层面常“心烦”。在中国传 统的文化语境中,领导干部拥有着支配和调度资源的权力, 甚至是一个单位乃至地区日常运转的主导性力量。因此,领 导干部常被视为一种强势的、优越性群体的代名词。然而, 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的处境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经济 社会改革步入快车道,新形势、新任务 层出不穷,作为领 导干部必须肩负起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工作任务重、事务 头绪多、群众期 待高、绩效考核全覆盖、执纪问责零容 忍……所有这些对领导干部而言意味着权力有多大,责任就 有多大,压力相应也就有多大。过去令人羡慕的领导干部, 现在不得不与各种细碎的矛盾、纠纷打交道,工作节奏快, 工作负荷重,加班加点 成为常态,还经常处于担心犯错的 被考核焦虑之中。另外,上级高要求与工作低自主、付出与 回 报不成比例、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家庭等现实性的因素 导致领导干部的现实性心理冲突也比较 多。工作压力大与 心理冲突多相互交织,导致很多领导干部经常感到“心 烦”,典型地表现为经常体验到紧张、焦虑、烦躁、郁闷等 消极情绪。
在沟通、协调、激励等人际层面需“笑颜”。作为领导 干部上行沟通、平行协调、下行激励是其日常工作的最主要 的内容之一。在上下层级关系鲜明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下, 工作中的人际导向明显比岗位导向、任务导向等更重要,人 际关系理不顺,工作推进的难度就会增加,甚至遭遇阻碍。 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特别用心地做好“角色扮 演”和特别谨慎地“经营”人际关系,除了要把握好身份和 言语分寸之外,还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当真实的情绪体验与所需表达的情绪不同时,还要配合对方 的情绪状态,努力笑颜以对,表现出“好的情绪”,否则 上级可能会不高兴、平级可能会不理睬、下级可能会不配合, 导致工作很难开展。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按照“高 情商”的要求,努力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调动和表现出积 极情绪。但事实上,这种积极情绪经常是通过意志控制强迫 自己表现出来的,而非内心真实的情绪体验。如上所述,在 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中,烦心事很多,但不能表现出“心 烦”,因为这是负能量,会影响队伍的士气,会让人觉得自 己的情商不高,会影响自己作为一个“成功者”的形象。而 人际导向为主的工作模式下,领导干部又要以热情、饱满、 激昂的情绪状态投入其中,努力做到情绪配合、情绪感染以 及情绪激励,将积极情绪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主要情绪表现。 于是,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压抑消极情绪和表现积极情绪 的情绪模式,外在的情绪表现与内心的真实情绪体验脱节, 陷入经常性的情绪劳动状态,导致不同程度的情绪失调。
在压力、情绪、心态等自我层面善“自控”。情绪失调 并不仅仅存在于领导干部群体中,而且情绪失调本身也不会 直接诱发抑郁症。加剧情绪失调,甚至最终诱发抑郁症的另 外一个重要原因来自自我层面一完美主义倾向,自我要求 高,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等,拥有这些个性特质的领导干部通 常自律性特别高,有很强的自控能力,隐忍、克制能力更 强,很少向外人暴露自己的真实状态,包括情绪。于是,即 便是情绪劳动严重超负荷,他们也不会表现出来。压力再大 也是自己默默承受,情绪不佳独自消化,努力通过超强的意 志力化解或掩饰问题。他们或者不善于表达,或者不愿意表 达,即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有可能极力掩饰,更不用说 主动倾诉和调节了。从情绪的基本规律看,越是压抑消极情 绪,人越可能变得消极。他们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