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作用与适应证 行痹(风)--拘挛掣痛,痛无定处 痛痹(寒)--疼痛较剧,痛有定处 遇寒更甚,屈伸不利 着痹(湿)--麻痹肿痛,重着不移 热痹(郁而化热或阳盛体质)--关 节红肿疼痛,发热,口渴, 苔黄脉数 五、使用注意 1.温燥较多,易伤阴耗血,阴虚血亏慎用或作适当配伍。 2.慢性病,可作酒剂或丸剂,便于服用,酒还可助祛风湿药的药力。 现代研究证实,祛风湿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纤维组织炎、肩周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神经痛、半身不遂及某些皮肤病等。 第一节 祛风寒湿药 本节药物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长。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经配伍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独 活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切片,生用。 【处方名】独活、大活。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独活辛散苦燥,性温能通,善祛风湿、止痛,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关节者,新久均可应用。尤善祛在下在里之风湿,故尤宜于风寒湿痹偏于下半身者,常用于两足湿痹,腰膝酸重疼痛者。亦用治头痛、牙痛。因具辛散发表之功,又可治外感风寒而挟湿者。 威 灵 仙 【用法用量】煎服,6~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用。 威灵仙辛散善走,性温通利,祛风除湿之力颇强,既可祛在表之风,又可除在里之湿,且可通络而止痛,为风湿痹痛要药。对风邪偏盛,游走性关节疼痛尤为适宜。又治诸骨鲠咽有良效。并治痰饮,噎膈。然走窜力强,久服易伤正气,体弱者不宜使用。 川 乌 【处方名】川乌、川乌头。 【药性】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用法用量】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 【来源】为蝰科动物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切段生用或酒炙或黄酒润透,去鳞、骨用。 【处方名】白花蛇、蕲蛇。 【药性】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干燥体。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干燥。切段用。性能、功效、应用与蕲蛇相似而力较强。煎服,3~4.5g;研粉吞服1~1.5g。 乌 梢 蛇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切段生用、酒炙,或黄酒闷透,去皮骨用。 【处方名】乌蛇、乌梢蛇。 【药性】甘,平。归肝经。 【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9~12g;研末,每次2~3g;或入丸剂、酒浸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血虚生风者慎服。 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性皆走窜,均能祛风,通络,止痉,凡内外风毒壅滞之证皆宜,尤以善治病久邪深者为其特点。其作用以金钱白花蛇最强,蕲蛇次之,乌梢蛇最弱;且金钱白花蛇与蕲蛇均有毒性偏温燥,而乌梢蛇性平无毒力较缓。 贴梗海棠习称“皱皮木瓜”。安徽宣城产者称“宣木瓜”,质量较好。 【处方名】木瓜、宣木瓜。 【药性】酸,温。归肝、脾经。 【用法用量】煎服,6~9g。 【使用注意】内有郁热,小便短赤者忌服。 本品味酸入肝而舒筋活络,温香入脾能化湿和胃,善走下肢而祛肌肉筋脉湿邪,长于祛湿舒筋而缓和四肢肌肉痉挛,故用于风湿痹证以湿邪偏重、关节肿胀、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者为宜。又常用于脚气肿痛,为一切转筋疼痛之要药。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的粪便。生用。 【处方名】蚕沙、晚蚕沙。 【药性】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第二节 祛风湿热药 本节药物多辛苦寒,入肝脾肾经,辛散苦泄寒清,故多具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等作用。宜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证。但经配伍温经散寒药,也可用于风寒湿痹。 秦 艽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切片,生用。 【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级检验工理论1.docx VIP
- 附件: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第七版).docx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0-27).docx VIP
- DB13_T1418-2011_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VIP
- 《牛的解剖》课件.ppt VIP
- 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业的全流程账务处理.pdf VIP
- DB11 971-2013 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治安防范系统规范.pdf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1-1).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基本要求》DB14T 3291-2025.pdf VIP
-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道德与法治(陕西卷)(解析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