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为热估算和效应研究-地理科学进展.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为热估算和效应研究-地理科学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为热估算和效应研究-地理科学进展

第33 卷 第8期 地理科学进展 Vol.33, No.8 2014 年8 月 ProgressinGeography Aug. 2014 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为热估算和效应研究 杨旺明,蒋 冲,喻小勇,崔雪锋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 摘 要:人为热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而释放到大气中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以感热和潜热的形式释放到城市冠层和 城市边界层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在城市系统中,建筑物、交通运输和人类新陈代谢所释放 的热量构成了总的人为热,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清晨和傍晚出现一天中的两大峰值,而冬季和夏 季分别是全年中最显著的两个季节。人为热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仪器观测法和能源消费清单法,其中能源消费 清单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人为热主要通过改变大气的热力学能量方程和水汽方程中的热量和水汽量来影 响区域和全球气候。在城市中,人为热是冬季和夜间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会影响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度和增 加边界层高度。在全球范围内,人为热会对大气环流产生扰动,但对全球增温效应不显著。随着全球能源消费和 人口的增加,人为热将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人为因子之一,因此如何观测和估算出一套高精度的人为热数据集极 为重要。 关 键 词:人为热;地表能量平衡;城市热岛;区域气候;能源消费清单法;效应 doi: 10.11820/dlkxjz.2014.08.003 中图分类号:P42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筑,主要是在生产、加热、制冷等过程中释放出人为 热。冬季和夏季在一年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且冬季 人为热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而释放到大气中 释放的热量大于夏季,早晨和傍晚是日变化的高峰 的热量(AMS, 2012) ,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点,这 期(Sivak, 2013) 。交通运输所释放的人为热同路面 主要是由能源消费服务的对象,即人类活动的特 状况、发动机和燃料的类型等关系密切,具有明显 点所决定的。人为热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所占 的移动性(Moriwaki et al, 2009) 。人类的新陈代谢 比重较小(Krey et al, 2012) 。据估计,在全球范围 除了和人的体重、年龄有关之外,还和人的运动强 内城市面积只占总陆地面积的2% ,但是消耗了世 度成正比。人为热源的构成中,建筑物所占的比重 界上约70% 的能源(Quah et al, 2012) 。到2030 年, 最大,其次为交通运输,人类新陈代谢所占的比重 世界上有50 亿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城市面积也 较小。研究表明,伦敦的人为热构成中,建筑物占 4 2 60% ,交通运输占32% ,新陈代谢占8%左右(Claire 相应会增加120×10 km (Seto et al, 2012) ,相应地, 能源消费也会增长53% ,其中化石燃料约占80% et al, 2009) 。 (IEA, 2011) ,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为热被释放 人为热通过感热和潜热的方式释放到城市冠 出来。 层中(Oke, 1976) ,会对城市居民健康、城市空气质 人为热的排放源主要是由建筑物、交通运输和 量、城市水资源以及区域和全球气候产生影响(Ma- 人类的新陈代谢等组分组成(Sailor et al, 2004) 。建 kar et al, 2006) 。本文主要对人为热的计算方法和 筑物不仅包括居住、商业性建筑,还包括生产性建 主要影响研究加以综述。 收稿日期:2013-10;修订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