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6章册半导体.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册半导体

第二单元:图形加工技术 (光 刻 Optical Lithography ) (Ch7~Ch11) 问题的提出 Ion Implant in Process Flow Layout and Dimensions of Reticle Patterns 光刻是一种将图形复印和腐蚀相结合的精密表面加工技术 ? 在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在介质和金属膜上复印并刻蚀出与设计的掩膜版完全对应的图形,以实现选择性扩散和金属布线的目的。 光刻是集成电路微图形结构加工的关键工艺技术 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基本上是由光刻技术决定的,因此通常用特征尺寸来评价生产线的技术水平。 通常用光刻的套刻次数来表示某中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 关键技术:套刻(对准)、图形转移(曝光)、刻蚀 图形加工(光刻):包括图形转移(复印)和图形刻蚀 基本要求: 高分辨率(光学仪器、光源和感光膜、刻蚀技术) 高灵敏度(感光膜 ? 光致抗蚀剂) 精密的套刻对准(自动化精密机械) 大尺寸硅片加工(光学仪器、硅片加工精度) 低缺陷(超净、掩膜版的完整) 完美的刻蚀 图形转移技术(光刻技术) You will learn! 光刻的8个基本工艺步骤(工艺流程);要求、方法和检测。 光刻胶的类型和特点 光源和曝光技术的发展趋势 6.1光刻的基本工艺流程: (page 191) Fig. 8.9 Wafer增粘? 涂胶(光致抗蚀剂)? 前烘(软烘) ?曝光 ? 后烘* ?显影和定影 ? 坚膜 ? 检测 ? (刻蚀) 6.1.1光致抗蚀剂与涂胶工艺 两种类型的抗蚀剂: (Ch 8) 1)负性胶:抗蚀剂在曝光前对某些溶剂是可溶的,而曝光后硬化成不可溶解的物质。 (本实验室) 2)正性胶:抗蚀剂在曝光前对某些溶剂是不可溶的,而曝光后却变成可溶解的物质。(主流) 对抗蚀剂性能的要求: 1)高分辨率:光刻胶光刻时所能得到的光 刻图形的最小尺寸。 常用1/W(条线/毫米)表示。 这里的分辨率包含光刻胶和曝光两种因素 正胶的分辨率高于负胶 平均分子量越大,分子量的分散性越大,则分辨率越小。 2)高灵敏度:光刻胶感光所必须的照射量 正性胶:显影后使膜厚为零时的最小照射量 负性胶:显影后膜厚减薄至原膜厚1/2时的照射 量 3)粘附性:与待刻介质之间粘附的牢固程 度,直接影响光刻质量。 绝大多数抗蚀剂都是疏水性的,而许多介质(特别是SiO2是亲水的。 4)成膜性:能形成致密性好的、针孔密度小的薄膜。 5)稳定性:主要指烘烤干燥时的热稳定性,不发生热交联,不发生热形变。 6)抗蚀性:能够较长时间抵抗腐蚀剂的侵蚀。整体的抗蚀性与粘附性、成膜性也关。 7)颗粒度和纯度 常见光致抗蚀剂及工作原理 pages 184-187 光致抗蚀剂有多种,一般主要根据刻蚀对象(线条粗细、刻蚀深度、光源和材料)而定。根据需要也有采取多层抗蚀剂的。 聚乙烯醇肉桂酸脂(KPR负性胶) 紫外光照射后,引起聚合物分子间的交联,形成不溶于显影也的立体网状结构。 2-叠氮1-萘醌5-硫酰氯与聚酚团(AZ-1350正性胶) 紫外光照射后,使邻-叠氮萘醌基团分解,并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形成五元环羧酸 — 溶于弱碱液。 重氮醌(DNQ) 涂胶工艺(page191) 1)增粘处理 SiO2膜的干燥处理 增粘剂: page 191,如:HMDS 六甲基二硅亚胺 Effect of Poor Resist Adhesion Due to Surface Contamination 2)涂胶方法 转速:膜的厚度 时间:均匀、稳定 6.1.2 前烘工艺 page 192 使溶剂(~70%)充分挥发,获得固化膜,增强黏附性;时间与温度 烘箱:由外向内的固化 热板烘烤:由内向外的固化 6.1.3 曝光 (Ch 7) 分辨率 ? 线宽、光源 图形畸变 ? 细线条与大晶片(设备与曝光方式)、 光学畸变(光源和掩膜版设计) 套准精度 ? 设备的机械性能、光路设计和传感系统 图形完整性 ? 曝光方式、环境净化、晶片平整度 (膜厚与刻蚀) 1)曝光方式 接触式曝光:page 165,(紫外光)5?m 接近式曝光: page 166, (紫外光、软x射线) 投影式曝光: (Stepper) pages 167-172 (紫外光、平行电子束) 直写式曝光:(电子束) Reticle Pattern Transfer to Resist Stepper Exposure Field Photolithography Track System 2)光源 光源的选择: 分辨率、量子效应、衍涉、散射和漫反射(与界面和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