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良的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操作标准 二、操作步骤(15项) 安置体位 评估血管测量 穿刺点的消毒 铺无菌单 预冲导管 ?静脉穿刺 送插管鞘 置入导管 撤出导入鞘 撤出支撑导丝 修剪导管长度 安装连接器 连接输液接头 抽回血,冲封管 清理局部 思乐扣固定法 2.1 安置体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体位(平卧、半卧位、坐位)。术侧手臂外展90度(口述)。 暴露穿刺区域,患者酌情戴口罩、帽子。 * A-C-L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 A- Assess导管功能评估 C- Clear 冲管 L- Lock 封管:输液完毕或在两次间断的输液之间,需用封管液封管,维持导管通畅。 * 通过相应的手法,给予导管正压,确保留置导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 封管方法—正压封管 * 有小夹子: 推封管液至剩余0.5ml,靠近针座处夹紧小夹子;一手持小夹子,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拿捏输液接头一端)推至输液夹底部;移除注射器或者冲洗器。 外周静脉短导管 正压封管—有小夹子 * 没有小夹子: 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当推注封管液剩余0.5ml时,边推液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 外周静脉短导管 正压封管—没有小夹子 * 夹闭导管 患者安全问题 – 预防气体栓塞 维持导管腔内的正压效果,预防血液回流至管腔 断开或者置换输液器、延长管、附加装置、无针接头等 2016INS标准 2016INS标准 冲管和封管 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冲洗血管通路 标准: 何时冲管: 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应该冲洗导管; 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导管,以便将输入的药物从导管腔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 何时封管: 在输液结束冲管之后,应该封管血管通路装置以减少血管通路装置阻塞发生的危险 * 冲封管实践标准 首选单剂量小瓶预充式冲洗器 最小剂量要求:管腔内容积的2倍; PICC(4Fr)+延长装置 容积*2=2.66ml 外周留置针容积(20G)*2=2.20ml 对于采血或者输血而言,可能需要更大容量的冲洗液。 * 冲封管实践标准 注射器选择标准: 注射器的大小应该遵照厂家要求; 冲洗注射器的应选择对导管产生较小压强型号; 标准的3ml注射器产生的压强=55 p.s.l 标准的10ml注射器产生的压强=19.75 p.s.l 建议使用10ml管径的注射器用于冲封管。 冲封管实践标准 对于新生儿患者,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度存在差异,所以冲洗液和/或封管液均不应含有防腐剂 成人和儿童患者使用每一次外周静脉短导管之后,都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美国药典)封管 外周短导管:生理盐水 PICC,CVC:0-10u/ml 肝素盐水 Port :100u/ml肝素盐水 透析导管:1000u/ml肝素盐水 冲封管实践标准 2011INS: 对于术后患者需要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液应谨慎。 倘若使用,建议从术后第4天到第14天,或直到停止使用肝素盐水这一段时间内,每2-3天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监测肝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冲封管实践标准 护士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护士应该抽回血(见标准61,肠外药物和溶液给药) 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如果遇到阻力和/或者不能抽出回血,护士应该采取其它方法来评估导管的通畅性,不能用力冲洗导管。(见标准56,导管清洁);3,6(Ⅴ) 冲封管实践标准 当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该先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然后再用生理盐水/肝素盐水封管 由于葡萄糖可为生物的被膜生长提供营养,所以应该将其冲洗出管腔。 * 塞丁格引导下 PICC置管术 * 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PICC相关血管解剖学 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 PICC血管选择 前粗后细 与腋静脉 成锐角 静脉瓣多 末选静脉 直、粗、 移行为腋 静脉 静脉瓣少 首选静脉 浅、直、 短 静脉瓣多 次选静脉 PICC置管方法 传统PICC置管(盲穿) 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 传统PICC置管 1929年德国外科医生Werner Forssmann从自己前臂肘窝放置了第一根静脉导管,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PICC的人 1956年因此项技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传统PICC置管 国外60年代开始实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 PICC在1997年被引进中国,近二十年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中得到广泛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人教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一种去除皮革醛类VOCs的方法.pdf VIP
- 党员发展对象思想汇报.doc VIP
- 07 文言文四类实词积累方法(文言文阅读)-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专题课件(全国通用).pptx
- 网御网络审计系统V3.0用户使用手册.doc.pdf VIP
- 泥水工劳务承包合同(2024版).docx VIP
- 初三英语完形填空十篇(含答案).docx VIP
- 球磨机设计完整版.doc VIP
- 2024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pptx VIP
- DB44_T 2693-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控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