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性污泥的基至本原理
第5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 ——活性污泥法 主要内容 §5-1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与分类 §5-2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及与主要设计、 运行参数 §5-3 活性污泥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5-4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与曝气池的工 艺参数 §5-5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工艺 §5-6 曝气的理论基础 §5-7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 §5-8 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 §5-9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 §5-1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与分类 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 二、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 三、活性污泥m的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四、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五、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 1、活性污泥 (1)概念:是由微生物(m)群体及其吸附、粘附的有机无机物质所组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絮凝体。 微生物群体: 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异种群体所组成的混合培养体。 (2)活性污泥的颜色和外观 正常的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外观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颗粒尺寸一般介于0.02~0.2mm之间。 (3)污泥含水率和比重 污泥含水率一般大于99%,比重因含水率不同而异,介于1.002~1.006之间。 (4)活性污泥的组成(p95) 微生物群体Ma; 微生物残体Me, 难降解有机物Mi, 无机物Mii。 (5)活性污泥的主要成分—菌胶团 概念:由细菌及其分泌的胶状物(粘液)所组成的细小颗粒。 二、活性污泥m及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 活性污泥m组成(p95) 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的后生动物。 形成的食物链关系: 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1) 细菌 以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为主,数量107~108个/mL,自养菌数量略低。 (3) 原生动物 组成:肉足虫、鞭毛虫、纤毛虫等 原、后生动物数量与种类的增长与递变关系 三、活性污泥m的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微生物的增殖规律 活性污泥系统是多种属的微生物群体,其增殖规律较为复杂,但是其增殖的总趋势仍同纯种微生物相同。 将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污水中接种,并在温度适宜、DO充足的条件下培养,按时取样计量,以微生物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增长曲线。P97—图4-4 m的生长曲线 停滞期(迟缓期、适应期):即细胞内各种酶系统的适应期。此时菌体不裂殖、菌数不增加。 对数期:细胞以最快速度进行裂殖,细菌生长速度最大,此时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丰富,生物生长繁殖不受底物或基质限制。 减速增殖期(平衡期):由于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此时细胞增殖速度与死亡速度相当。活菌数量多且趋于稳定,个体趋于成熟。 内源呼吸期(衰亡期):营养物基本耗尽,微生物只能利用菌体内贮存物质,大多数细胞出现自溶现象,细菌死亡多,增殖少,但细胞个体最大、净化效果强(对有机物而言)。 四、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1、去除水中有机物经历的三个阶段 (1)初期吸附去除 (2)代谢阶段 (3)絮凝体形成与凝聚性能 污泥絮体形成与生长期的关系 对数增长期:活性强,有机物降解速率快,但污 泥沉淀性能差 减速增长期:有机物去除速率与残存有机物呈一 级反应,速率有所降低,但污泥絮 体易形成。 内源呼吸期:有机物迅速耗尽,污泥量减少,絮 凝体形成速度快,吸附有机物能力强 四、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1、曝气池—活性污泥反应器 为核心处理设备,其作用: (1)m代谢过程需要以氧为受氢体。 (2)活性污泥与水混合越充分,接触面积越大,有机物被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的越完全。 2、沉淀池 混合液由曝气池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 作用:废水澄清; 污泥沉降、压密 浓缩 3、污泥回流系统 系统组成 排泥系统 回流系统 污泥回流的目的:接种 剩余污泥的去向:排入污泥处理系统。 4、曝气与空气扩散系统 利用鼓风机提供压缩空气,通过干管和支管的管道系统和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供氧。 * * * * (2) 真菌 由细小的腐生或寄生菌组成,具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 (4)后生动物 主要指轮虫 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ppt VIP
- B萱草花 正谱钢琴伴奏弹唱谱.pdf VIP
- 刺绣机电脑BECS-A15操作手册-大豪科技.PDF VIP
- 2025年港澳台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金融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pdf VIP
- FCA-FineBI试卷及答案文档.docx VIP
- 关于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pdf VIP
- 2024年初级中式烹调师资格理论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docx VIP
- 标准图集-DJBT50-13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及大门-标准图集.pdf VIP
- 1.4 七色光(教学设计)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