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制药反应后工程基础
(1)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 当物料以稳定的流速流入设备而不发生化学变化时,在时间t =0时于瞬间dt进入设备的流体元之中,具有停留时间为t到(t+dt)之间的流体元的流出量dN占当初(t =0)流入量N的分率为E(t) dt,即 第二章 制药反应工程基础与设备 第一节 反应工程基础(背景知识) 1.3 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与混合 1.3.3 停流时间分布 t+dt t t E(t) 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分布曲线 dN指的是具有停留时间t到t+dt之间的流体元流出量 (2)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 当物料以稳定的流速流入设备而不发生化学变化时,在时间0 到t之间进入设备的流体元之中,具有停留时间0 到t之间的流体元的流出量占流入量的分率为F(t) ,即 当时间无限长时,则 t+dt t dF(t) t F(t)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 曲线 dt 1.0 0 2-24.1 2-24.2 2-25.1 2-25.2 (3)年龄分布密度函数I(t) 当物料以稳定的流速流入设备而不发生化学变化时,在时间t =0时于瞬间dt进入设备的流体元之中,具有停留时间为t到(t+dt)之间的流体元在设备中的存在量dN′占设备内物流量N的分率为I(t) dt,即 所谓年龄是指进入设备但还没有离开的流体元,从进入设备算起,到我们所考虑的瞬时为止,在设备内一共停留的时间。所谓寿命是指流体元从进入设备算起,到离开设备为止在设备内总共停留的时间。故E(t)和F(t)均是都是寿命分布函数,I (t)是年龄分布函数。 在入口处输入示踪物在出口处得到示踪响应,分为:阶梯输入得到的是F(t),脉冲输入得到的是E(t)。 第二章 制药反应工程基础与设备 第一节 反应工程基础(背景知识) 1.3 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与混合 1.3.3 停流时间分布 2-26.1 2-26.2 ②停留时间分布的离散度 用停留时间各值对平均停留时间的离差的平方的数学期望—方差σ2来描述,即平均值的二次距。 σ2 =1, 理想混合型;σ2 =0,理想置换型;0 < σ2 <1,非理想流动型。 第二章 制药反应工程基础与设备 第一节 反应工程基础(背景知识) 1.3 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与混合 1.3.3 停流时间分布 ①平均停留时间(数学期望值) (4)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 2-27 2-28 2-29 (5)停留时间分布的应用与改善 第二章 制药反应工程基础与设备 第一节 反应工程基础(背景知识) 1.3 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与混合 1.3.3 停流时间分布 ①根据物料(微元)粒子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了解实际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及设备的性能,并依此判断反应器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或依此制定改进设备的方案及措施。如反应器内是否存在短路或沟流,是否需要重新装填填料,是否需要增加反应管的长径比或者增设横向挡板以使流动更加趋于理想置换等。 ②根据物料(微元)粒子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确定其在反应器内的流动模型;并通过数学期望及方差计算模型参数,预测反应结果或进行反应器体积及实际转化率的定量计算。 ﹡实际转化率是指整个物料中反应组分所能达到的平均转化率。由于物料(微元)粒子在实际的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各不相同,其反应程度也不一样,结果出口物料中各个(微元)粒子的浓度也不形同,因此需要根据停留时间的不同求得出口物料中反应组分的平均浓度进而计算出平均转化率。当然该数值还与流体的混合状态有关。 (5)停留时间分布的改善与应用 第二章 制药反应工程基础与设备 第一节 反应工程基础(背景知识) 1.3 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与混合 1.3.3 停流时间分布 设反应器进口的流体中反应物A的浓度为CA0,当反应时间为τ时其浓度为CA(τ)。根据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知,停留时间在τ到τ+dτ间的流体粒子所占的分数为E(τ)dτ ,则这部分流体对反应器出口流体中A的浓度 的贡献为CA(τ) E(τ)dτ ,将所有的这些贡献相加即得反应器出口处A的平均浓度,即 式中: —平均浓度,可解释为由于不同停留时间的流体粒子其浓度值不同,反应器出口处A的浓度实质上是一个平均的结果; CA(τ) ——在τ时的浓度,可通过积分反应速率方程求得。 由此可见,只要知道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便可预测反应器所能达到的反应率。 2-30 (5)停留时间分布的改善与应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政治〗严于律己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燃气企业发展规划.docx VIP
- 小学劳动教育 六年级 《设计毕业纪念册》教学PPT (第二课时) 课件.pptx
- 工程造价毕业答辩-课件.pptx
-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pdf VIP
-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pptx VIP
- 2024-2025学年闽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 VIP
- 15J401 钢梯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 2025年中考物理十大实验复习突破.docx
- 项目四 制作毕业纪念册(课件) 六年级劳动下册 人教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