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童年苦涩 少年从军
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曲折而光辉的一生
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流转的历史时空中,去
追寻这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成长轨迹。
冯玉祥,本来名叫冯基善,字焕章。“冯玉祥”这个名字是他11岁那年
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替他报名入伍时来不及问他的名字随手写上的。后来他一
直用这个名字,本名冯基善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冯玉祥的老家在安徽巢县。他的父亲名叫冯有茂,是一个贫苦的泥瓦匠。
冯有茂年轻时为逃避兵荒和战乱,和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流落外地。在替一
家姓张的财主当佣人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财主请来教儿子武术的教师
学习了一些武艺。由于勤奋刻苦,加上身材生得高大,在陪财主的儿子去参
加一次考试时,冯有茂竟考中了武秀才,并在清朝军队中当了一名小军官。
此后,冯有茂跟着部队辗转到过新疆、山东、河北等地,冯玉祥便是冯有茂
驻扎河北省青县兴集镇时于1882年11月6日出生的。冯玉祥的父母共生了
7个孩子,可由于生活贫困,营养不良以及缺医少药,除冯玉祥的大哥和冯
玉祥活下来以外,其余5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
由于冯有茂职位低下,微薄的薪饷收入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冯玉祥
从一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中,到他3岁时,为了减轻经济上的
负担,全家又搬到保定郊外的一个穷苦的小村庄里居住。在这里,冯玉祥和
村里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一样,开始了他苦涩的童年。七、八岁时他便和哥
哥一起到野外割草拾柴,下地拔麦、擗 (pǐ)高粱叶等。这些劳动十分辛苦,
若不是亲身经历,是很难想象的。例如擗高粱叶这种活,是在夏季高粱快成
熟时,人进到高粱地里擗下高粱杆上的叶子,晒干后当柴火烧。盛夏热辣辣
的太阳曝晒下的高粱地里,高粱密密匝匝地长着,一株连着一株,连一丝风
都吹不进,整个大地宛如一座巨大的蒸笼,人进到地里,就如同进了一个烤
箱,闷热难耐。汗水像雨水似的往下流,头上像紧紧地箍着一个紧箍咒,胸
口憋闷得像塞了一团棉花。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小玉祥为了能多擗些高粱叶,
帮助父母分担一点生活的担子,常常从早晨直到晚上,赤着脚,挽着裤腿,
袒胸裸臂,在地里擗一整天,中间连饭也顾不上吃。到晚上出来一看,脖子、
胸膛以及两个胳膊全都起满了密密麻麻鲜红鲜红的痱子。由于过度疲劳,回
到家中,不仅不想吃惊饭,甚至连水都喝不进。脑袋和两耳轰轰作响,口腔
和咽喉里淤积着一股浓厚而苦涩的粘液,一噎上来就要呕吐。这些劳动不仅
使小玉祥亲身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苦楚,同时也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
冯玉祥小时候几乎没有穿过新鞋,大多是穿别人穿过的不合脚的旧鞋,
常常是光腿只穿一条裤衩。可是,即使是如此省吃俭用,全家人仍不得不靠
典当东西和赊粮度日。每个月上、中旬就要把家中稍值钱的东西包括炕上铺
的褥子、盖的被子等都送进当铺,在当铺老板刻薄的挖苦和白眼中当得很少
的一点钱去粮店半买半赊地换点粮食回来■口。好不容易熬到月底父亲关饷
了,又得赶快到当铺中把所当的东西赎出来,否则等钱花光了,东西赎不回
来,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冯玉详小小的年纪便饱尝了生活的艰难窘迫和
高利贷的盘剥之苦。
虽然出生贫寒之家,但冯玉祥从小即聪明好学,酷爱读书。只可惜家中
实在贫困,他仅上了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就失学了。虽然再没有机会进学
校了,但小玉样读书学习的愿望却更加强烈。他经常向父亲军营中有知识的
人请教,请他们教自己认字写字、谈书说理。没有钱买纸笔,他就用一根细
竹管,顶端扎上一束麻,蘸着稀薄的黄泥浆在铁片或方砖上练习写字。想方
设法读书写字,是小玉祥苦涩童年中最感快乐和幸福的事了。
随着小玉祥一天天长大,家里的日子却是越来越艰难了,看到日愈拮据
的家庭景况给父母带来的无限愁苦,小玉祥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早当兵入伍,
多挣一点钱来补助家庭用度。于是他11岁时由父亲的朋友帮忙在保定的一个
兵营中补了一个空缺,12岁那年就过早地结束了短暂的童年生活,正式到兵
营中当兵,和其他大人一样扛枪训练了。
冯玉祥的少年时代,正值甲午战争前后,他亲眼目睹日本侵略军威胁欺
凌中国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幼小的心灵深感刺痛和屈辱。他暗下决
心: “今后不当兵则已,要当兵,誓死打日本。”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心中
早早地萌芽了。
二、滦州举义 维护共和
清朝末年的兵营是一个藏垢纳污、极度腐败的场所,当官的一心只想着
捞钱,当兵的只知道滥竽充数,混口饭吃。全营上下吃喝嫖赌,风气极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