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氮掺杂金属碳复合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性能研究-环境科学专业论文.pdf.docxVIP

氮掺杂金属碳复合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性能研究-环境科学专业论文.pdf.docx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掺杂金属碳复合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性能研究-环境科学专业论文.pdf

分类号U 分类号 U D C 密级 ~ 舅毋庐声乎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氮掺杂金属/碳复合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 的性能研究 申请人: 镡英子 学 号: 2121322 培养单位: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学科专业: 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环境化学 指导教师: 邹金龙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5年3月30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ils,MFCs)是一种集产电和污水净化为一 体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直接将底 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等优势,但其较低的功率输出和库伦效率,以及较高的催 化材料(商业Pt/C)成本仍成为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限制。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独 特的结构及优良的力学、电学和化学等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先进的碳基 催化剂的性质对MFCs产电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从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出发,筛选出最优的氮掺杂金 属元素碳基复合材料电极。考察了电极的制备条件、金属元素种类的选择、掺杂 含量、COD去除率等因素。本文先后制备了两种类型的阴极催化材料,以三聚氰 胺为碳源,分别引入铁物种和纳米银,它们相应地改变了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和 抑菌性能。以不锈钢碳网为阴极,纤维刷电极作为阳极,葡萄糖为基质配置模拟 废水,构建了单室型MFCs。考察了不同阴极材料应用在MFCs的产电性能。同 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热重分析(TG)、比表面积(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等物理和化学表征测试手段研究各种产物的晶相、形貌、相变。并通过 电化学分析手段,通过检测氧还原反应(ORR)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分析氧气 在三相界面发生催化反应的转化历程及影响机制。 (1)在碳化温度为620-6600C的范围内,温度的变化(100C间隔)对氮掺 杂铁物种/碳基复合材料(Fe-species/NPGC)的物相组成影响非常大;在碳化温 度为650 oC时所制备出材料为Fe/Fe3C/NPGC-650(SBET为50.27m2/g),其作为 MFCs阴极的运行稳定性很好,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323 mW/m2,与其它 Fe-species/NPGC-x(x=620,630,640,660,700)阴极材料相比,其电极电荷转移 内阻(k。)仅为9.7f2,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ORR的电催化活性。此外, Fe/Fe304/Fe3C/NPGC一640在MFCs中的性能略低于Fe/Fe3C/NPGC-650,它们的 输出电压和库伦效率均高于商业Pt/C,是由于材料的体相中均匀分布着很多高活 万方数据 ㈣Y277吣删 ㈣Y277吣删 性的Fe3C纳米粒子;XPS也证实了铁结合态氮(Fe N键)、吡啶氮和吡咯氮的 存在既可以充当活性位点,又有利于电子的转移:活性组分(Fe和N物种)之间 的协同作用增强了MFC的性能,而且可以缩短MFC的启动时间。 (2)为了在单室MFCs中实现有效阴极抑菌(抗积碳)及ORR与产电效率 的提高,在(1)中Fe-species/NPGC材料制备的基础上,引入银源(碳、铁与银 源比例为10:l:O.5),并将在620-9000C碳化得到的氮掺杂银/铁/石墨化碳基复 合(Ag/Fe/NPGC)材料进行物理化学、电化学性质的对比,以期合成导电性和 ORR催化活性良好、化学稳定性高的催化剂。在630 oC合成的Ag/Fe/NPGC--630 (1 3.98m2/g)表现出最优的ORR催化活性,其作为阴极的MFCs功率密度可以 达到179lmW/m2(&F5.46f2)。以Ag/Fe/NPGC-640(24.39m2儋)为阴极的MFCs 的输出电压最大,可以达到0.668 mV(Rd6.17f2),库伦效率为33%。因此,引 入纳米银作为抑菌、氧还原的双效催化组分,提高了整个MFCs的性能。 本文以相对安全的三聚氰胺为碳源,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Fe-species/NPGC 和Ag/Fe/NPGC材料,并考察了它们作为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的性 能。在长期运行过程中Fe-species/NPGC和Ag/Fe/NPGC催化剂展现出较好的稳 定性,N原子被成功掺杂到PGC的结构中,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ORR催化 活性,提高了质子传递效率,降低了活化内阻,增强了整个体系的产电性能。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氧还原活性;金属掺杂 II 万方数据 英文摘要Abstract 英文摘要 Abstract Microbial fuel cells(MFCs)are new type of water treatme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