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网页实时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视频会议sdk实现-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
优秀毕业论文
精品参考文献资料
堡主童些兰垡笙文
堡主童些兰垡笙文 基于网页实时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视频会议SDK实现
——————————————————————————————————————————————一 :::::.:::::::=::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 ..... II
目 录 .III
图表目录 .V
l绪论 。l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即时通讯技术介绍 .2
1.3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3
1.4论文工作内容 .4
1.5论文结构 .5
2 WebRTC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分析 6
2.1 WebRTC概述及定义 ..6
2.2 W.ebI汀C体系结构 ..6
2.2.1会话/传输模块 ..7
2.2.2音频引擎 8
2.2.3视频引擎 9
2.2.4本地应用接口 .10
2.3 WebRTC关键技术研究 14
2.3.1信令技术 ~ ..15
2.3.2 SDP协商技术 ..16
2.3.3 NAT穿透技术 .24
2.4本章小结 28
3 SDK设计与实现 30
3.1 SDK开发环境 30
3.2 SDK设计分析 3 1
3.2.1用户需求分析 .32
3.2.2可行性分析 .33
3.3 SDK整体框架设计 33
3.4音视频通话模块 34
3.4.1信令交互模块 .36
3.4.2媒体协商模块 .37
III
万方数据
目录
目录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3.4.3媒体通信模块 .41
3.4.4监测模块 .43
3.5扩展功能模块 44
3.5.1房间管理 .44
3.5.2用户管理 .45
3.5.3媒体流切换 .45
3.5.4摄像头切换 .46
3.6问题分析 48
3.7本章小结 50
4 SI)K测试与分析 。 .52
4.1服务器环境 52
4.2 SDK单元测试 57
4.2.1信令交互模块 .55
4.2.2摄像头切换模块 .56
4.3 SDK整体功能测试 56
4.3.1 Android原型设计 57
4.3.1 Android应用测试 6l
4.4用户手册 63
4.5问题分析 64
4.6本章小结 65
5总结与展望 。66
5.1论文工作总结 一66
5.2工作展望 67
致 谢 。68
参考文献 .69
附 录 。72
IV
万方数据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基于网页实时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视频会议SDK实现
图表目录
图1.1论文整体框架图 4
图2.1 WebRTC整体结构图 7
图2.2 WrebI汀C APIs调用顺序图 ..11
图2.3 PeerConnection通信交互流程 12
图2.4 JSEP架构图 16
图2.5 SDP格式 一17
图2.6甲方发起通话 .1 8
图2.7乙方接受通话 .1 8
图2.8 Candidate信令格式 .20
图2.9非对称型NAT示意图 22
图2.1 O对称型NAT示意图 ..22
图2.1l位于不同NAT之后的主机A和B分别注册到服务端S .23
图2.12 S将A和B的注册信息分别发给对端 23
图2.13 NATA侧的打洞过程 24
图2.14 NAT B侧的打洞过程 24
图2.15 STUN在对称型NAT上穿透失效分析 25
图2.16利用TURN进行跨局域网通信示意图 26
图2.17利用ICE进行NAT穿越的代码样例 ..27
图2.1 8 ICE Client与ICE Server交互示意图 ..27 图2.1 9 ice.candidat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视觉检测的战术灯性能检测系统研究-光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觉明暗适应变化规律的公路隧道洞口景观优化研究-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自定位及目标物位姿测量研究-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觉和雷达信息融合技术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觉工效学的小空间照明优化策略研究-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觉特征和语义特征协同加工的设计问题求解方法-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智能抓取技术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与车牌识别关键技术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觉显著特征分析的行人再识别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