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pdf

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第16 卷 第3 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 16 No.3 2018 年6 月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June ,2018 文章编号:1672-3031(2018 )03-0227-06 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解明远,赵顺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要:在机械通风冷却塔风机出口设置风筒可以降低出口动压,降低风机能耗。本文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 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风筒内空气流动,发现风筒内空气呈旋转紊流射流流动;不同风筒高度与扩散角研究结果 表明,随着风筒扩散角增大,风机风量和风筒动能回收率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风筒高1/2D 时,最 佳扩散角为18° ;风筒高1/3D 时,最佳扩散角可以增大到20° ;扩展了规范规定的最大扩散角不大于15° 的限制。 研究结果可供风机风筒设计改造时参考。 关键词:风筒;高度;扩散角;流场分析;动能回收 中图分类号:TQ051 .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244/ki.jiwhr.2018.03 .009 1 研究背景 风机是一种利用旋转叶轮将电能转化为空气动能的机械,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目前,根据统 计,风机作为各行业重要的辅机产品,总耗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2 %左右,在发电行业中,占电厂用 [1] 电的30 % 以上 。若能提高风机的能量利用效率,则对于节能减排工作有很大意义。在机械通风冷 [2 ] 却塔中,风机的作用主要是把经过与水进行热质交换的湿热空气送入大气 。风机风筒也是机械通风 冷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冷却塔风机出口动压,从而减小风机出口动 [3 ] 能损失,减少风机能耗;二是可以减小或防止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回流 。风筒动能回收性能主要 由风机风筒的高度和角度以及线型决定。一般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的设计是依据规范来确定的,风 筒的高度为1/2D 、扩散角10° ~ 15°[4 ]。 [5 ] 对冷却塔风机风筒,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罗金枝等 通过对比例为1 :10 风筒模型进行 抽风式模拟实验研究,分析某型号风筒内风速和压力分布,得出风筒筒壁区域动能下降显著,说明 风筒角度和高度对冷却塔风机风筒动能回收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于风机扩散角度,根据流体试 验可知,扩散筒的扩散角为 14°~ 18°时流体可不发生分离,所以直线型风筒的线形与垂直线夹角控 制在7° ~ 9°[6 ]。但上述文献中对风机风筒的研究是基于风筒内部气体不存在水平流动进行的,而实 际情况是风机风筒内的流动十分复杂,气体除了向风筒出口流动外还存在大量的周向运动。毋飞 [7 ] [8 ] 翔 、李红莉等 对机械通风冷却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冷却塔内、外流场分布。但二者都采 [9 ] 用fluent 内部FAN 边界对风机进行模拟,与风机实际运行工况存在差异。周俊杰等 对冷却塔风机叶 片及其他构筑物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风机及风筒内流场,结果表明风机风筒内流动属于旋转 射流,且风机轮毂后有较大回流区域。但文章中没有对空气的旋转射流流动做进一步分析,冷却塔 [10] [11] 风机风筒的设计应该考虑旋转射流流动的影响。对于风筒高度,许玉林等 和周光亮等 通过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