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第三章生物二信息的传递上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1、RNA的转录 2、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4、终止与抗终止 5、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及化学修饰 DNA序列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它通过自主复制得到永存,并通过转录生成信使RNA、翻译生成蛋白质的过程来控制生命现象。 3.1 RNA的转录 3·1·1 转录的基本过程 无论是原核还是真核细胞,转录的基本过程都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3·1·2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3·1·2·1 RNA聚合酶 以DNA序列为模板的RNA聚合酶主要以双链DNA为模板,以4种NTP为活性前体,催化RNA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不需任何引物,催化生成与DNA模板链互补的RNA。 3·1·2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3·1·2·1 RNA聚合酶 RNA或RNA-DNA双链杂合体不能作为模板。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主要成分与功能 大多数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是相同的,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2个α亚基、一个β亚基、一个β’亚基和一个ω亚基组成,称为核心酶。加上一个σ亚基后则成为聚合酶全酶(holoenzyme) 。 3·1·2·2 转录复合物 启动子选择阶段包括RNA聚合酶全酶对启动子的识别,聚合酶与启动子可逆性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closed complex)。 3·1·2·2 转录复合物 伴随着DNA构象上的重大变化,封闭复合物转变成开放复合物(open complex) ,聚合酶全酶所结合的DNA序列中有一小段双链被解开。 3·2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启动子区的识别、酶与启动子的结合及σ因子的结合与解离。 3·2·1 启动子区的基本结构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2·1 启动子区的基本结构 基因的特异性转录取决于酶与启动子能否有效地形成二元复合物,所以,RNA聚合酶如何有效地找到启动子并与之相结合是转录起始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3.2.2 启动子区的识别 RNA聚合酶是通过氢键互补的方式识别启动子的。碱基中的某些基团是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处于DNA双螺旋的大沟或小沟内,因此都具有特定的方位. 3.2.2 启动子区的识别 酶分子中也有处于特定空间构象的氢键受体与供体,当它们与启动子中对应的分子在一定距离内互补时,就形成氢键,相互结合。 3.2.3 酶与启动子区的结合 RNA聚合酶+闭合双链DNA→二元闭合复合物→二元开链复合物。 酶与启动子结合的主要区域在解链区(-9~+13)上游。 3.2.4 -10区与-35区的最佳间距 在原核生物中,-35区与-10区之间距离大约是16~19bp,小于15bp或大于20bp都会降低启动子活性,并基因的表达水平。 3·2·5 增强子及其功能 增强子是在SV40转录单元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200bp处有两段72bp长的重复序列。 3·2·5 增强子及其功能 增强子非启动子,但能增强或促进转录的起始。 除去增强子会降低基因转录水平。 保留其一或将其插至DNA分子的任何部位,可保持基因的正常转录。 3.2.6 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 启动子是确保转录精确而有效地起始的DNA序列。1979年美国科学家Goldberg注意到真核生物由RNA聚合酶II催化转录的DNA序列5上游区有一段与原核生物Pribnow区相似的富含TA的保守序列。由于该序列前4个碱基为TATA,所以又称为TATA区(TATA box)。 3.2.6 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 启动子是确保转录精确而有效地起始的DNA序列 (TATA box)。 3.3 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mRNA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占总RNA的2%左右(tRNA占16%,而rRNA则占80%以上)。 3.3 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科学家很早就猜想生物细胞内存在能将遗传信息从DNA上转移到蛋白质分子上的信使(或称模板) 。 但由于mRNA在细菌细胞内的半衰期很短,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首次将这一重要物质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3·3·1 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 1· 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短 细菌基因的转录与翻译是紧密相联的,基因转录一旦开始,核糖体就结合到新生mRNA链的5’端,启动蛋白质合成,而此时该mRNA的3’端还远远没有转录完全。 3·3·1 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 1· 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短 在电子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一连串核糖体紧紧跟在RNA聚合酶后面。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河北省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编外人员考试题库.pdf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项目二 培养创新素养.pptx
- T∕NAIC 001-2023 近现代历史建筑外墙面修缮技术规程.pdf
- WHODASII精神残疾评定量表完整.pdf
- 2024年0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招聘编外政审人员(管理及其他岗位)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船员职业健康和安全保护及事故预防,JT_T1079-2016.pdf
- 2021年高考数学押题预测卷03(天津卷)(考试版+全解全析).pdf VIP
- 最新少数民族彝族知识介绍、彝族传统文化学习讲解PPT模板.pptx
-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版)(DOC 253页).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