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刍议县级水平玉米害虫防治现状和推广实施
摘要:根据玉米害虫现状,文章以玉米螟虫的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为例,面对新的形式,新的情况,说明了县级水平害虫防治和推广的内容,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玉米害虫;防治技术;推广实施
1 县级虫害发生现状和特点
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对于一些新的变化反映则表现得更加迅速。调整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适应新时期发展是发展我国农业的战略任务。这使农作物种植结构、栽培制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经济作物种植品种的增多,我国农作物虫害的种类逐渐增多,经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亦越来越重,为我国的植保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广大农民对植保技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种植结构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广安全、有效的农药,保证都市型农业的安全生产,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差距,发展优质农副产品,迫切需要配套的综合防治技术,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残留污染。这要求我们必须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确保正确指导粮油作物病虫害防治。
随着作物结构、耕作制度和气候因素变化,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虫害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农业工作者继续巩固和提高主要病虫测报和防治技术,必须建立起完整的植保标准体系。应增强大农业意识、创新意识,要求实施技术措施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扎实开展经济作物、特种作物病虫害预报及防治,做到技术推广有规范,符合现代农业要求,适当减少一些原有的监测项目,强化植保信息与技术服务功能。将县级病虫预测与防治系统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定出相应的测报、防治技术规范,有效控制生物灾害,以适应新形势对植保工作的需要。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随着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可持续农业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同稳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分不开的,要求植保工作者要迅速提高综合治理水平,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在害虫治理的技术推广过程当中,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优势,建立以村级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社区,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立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培育出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的产品,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真正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粮食作物,尤其是玉米的种植,其害虫的防治方法虽有所改进,但由于基层自身的一些原因,使得县虫害的发生出现了新的特点,尽而使推广农业技术困难较重。特别在农作物病虫防治阶段,农村务农劳力主要以妇女和老年为主,老年人无力到田间进行病虫防治。因此可以实施植保代防来减少错用农药和劳动力缺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我们也看到,它能够加速推广新农药的步伐。
本文选用螟虫作为典型,在县级种植面积占有重要的经济比重,而玉米螟虫在新农业环境下有新现象,一些主要害虫发生规律有了新的变化。螟虫是我国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俗名玉米钻心虫,玉米螟对玉米伤害甚大。随着玉米栽培制度和品种布局的变革,螟虫的发生程度起伏很大,因此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首要害虫。
生产上对螟虫防治,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办法降低越冬幼虫数量,但由于过分依赖化学药剂防治,使玉米螟对常用药剂产生了明显抗性,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在生产上急需解决螟虫的药剂防治问题,为农业服务,确实势在必行。在我们国家,玉米螟与其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关系很大,必须对其规律及优化的防治新体系进行研究,应明确新的发生规律,为玉米螟的治理做好充分准备,弄清其优势寄生性天敌资源及药剂对寄生天敌的作用,如赤眼蜂对玉米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充分发挥天敌的对它的生态控制效应,有助于对害虫种群的管理。防治方法上最新表现在大量应用新型农药,心叶末期在喇叭口内撒施颗粒剂效果最好,但药剂有效成分、浓度、助剂等差异很大,要筛选出理想的选择性农药,达到减缓抗性的产生,同时做到经济、有效。
2 玉米害虫发生与气候、播栽期的关系
虫情由某县极植保站提供,气象资料则取其气象站。用相异系数对虫情资料作定量分析。螟虫的越冬基数与4、5月雨量的相关,相对湿度越大,产卵量越大,4月中下旬绿肥田、冬闲田提早耕灌,干旱环境不利于卵的孵化及幼虫成活,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办法降低越冬幼虫数量,因此会大量杀死越冬虫。
试验选在上年三化螟发生较重镇进行,以当地常年的播期5/10为基础,试验所用虫情为黄路20w黑光灯灯诱资料。秧苗是其唯一食料,播的早的受害就重,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明显,早播的易受到螟蛾产卵的时间段比后播的长,要避开蚁螟侵入的最佳时期,切断螟虫第一代的繁殖基地,将播期推迟到5/20—5/23左右较为适宜,即适期播种三代防治次数能够减少一次。
两种恒温条件下二化螟实验种群的生命表。恒温试验供试虫源采自受灾严重区的螟卵块。用室内玉米种苗饲养法,在gxz型智能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在解剖镜下数出孵化和未孵化的卵粒,蛹的历期是取刚化的雌雄蛹各15个,成虫是单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