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一 血管损伤后,血管的止血机制表现为
1.血管收缩
作用 血流变慢或受阻、血小板粘附、聚集
机制①神经反射②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TXA2、5-HT
2.血小板的激活 血小板粘附、聚集由vWF介导
血小板的作用:
1.维持毛细血管完整性
2.参与止血、凝血
①GPⅠb-Ⅸ ---粘附于胶原纤维(VWF介导)
激活的GPⅡb/Ⅲa---血小板聚集(第一相,可逆) Fg介导
②RBC、PLT释放活性物质(ADP、ATP、5-HT)
血小板聚集加速(白色血栓)(第二相,不可逆)
③内外源性凝血启动,进一步加速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收缩,血栓坚固,止血完善
3.凝血系统的活化
Ⅻ激活 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TF释放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因子的作用
1.凝血因子 共12个经典的凝血因子(因子Ⅰ~ⅩⅢ,无Ⅵ)及PK、HMWK2.除因子Ⅳ外(Ca++),余均为蛋白质3.除因子Ⅲ(TF)外,余均在血浆中4.凝血途径 外源性-TF启动-extrinsic pathway 内源性-FⅫ启动intrinsic pathway
二 凝血过程分为三期
1.血液凝血活酶形成期2.凝血酶形成期3.纤维蛋白形成期
三 凝血系统的作用
1.细胞抗凝作用:单核-吞噬细胞、肝细胞,吞噬、清除、灭活凝血物质
2.体液抗凝作用
①抗凝血酶作用
A AT-Ⅲ(肝、内皮细胞合成)(占50%~67%)灭活FⅡa、 FⅨa、 FⅩa、FⅪa、FⅫa
B HCⅡ(肝合成)灭活FⅡa 、FⅩa
②蛋白C(PC)系统
③TFPI(内皮、肝细胞合成)抑制FⅦa、FⅩa
④其他抗凝蛋白 α2-巨球蛋白α2-抗胰蛋白酶
四 纤溶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
五 血管壁检测
原理 BT长短主要受血小板量和质,及血管壁的通透性与脆性影响,血浆凝血因子影响较小
参考值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WHO推荐)
6.9±2.1min,>9min为异常
六 延迟出血时间BT临床意义
①血小板明显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继发)
②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
③某些凝血因子严重缺乏 vWD、DIC
④血管异常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⑤药物影响 乙酰水杨酸、潘生丁等
七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原理 静脉血流受阻,毛细血管破裂,产生新出血点 ,是了解血管壁的通透性及脆性的实验(血管的结构、功能、血小板的质量、VWF)
参考值 φ5cm ,新出血点;男 < 5个;女 < 10个
血管 结构和功能缺陷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
血小板 量和质异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继发);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功能异常(遗传、获得)
血管性血友病(vWD)
八 血小板检测:
参考值 (100~300)×109/L
血小板减少(症):Plt<100×10 9/L
见于
①生成障碍 AA、放射性损伤、AL、巨幼贫、骨髓纤维化晚期等
②破坏或消耗增多 ITP、SLE、DIC、TTP、ML、上感、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等
③分布异常 脾肿大(肝硬化、Banti综合症),血液稀释(输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
血小板增多(症)
①原发性增多 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纤早期
②反应性增多 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多<500×109/L)
九 血小板检测-血块收缩试验(CRT)
原理 富含Plt的血浆中加入Ⅳ和Ⅱa,血浆凝固成凝块,Plt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缩小,析出血清的体积反映Plt血块收缩的能力
参考值
凝块法 血块收缩率65.8±11%
收缩时间 2h开始收缩,18~24h完全收缩
十 血块收缩试验(CRT)临床意义
收缩不良或不收缩(<40%):Plt无力症,Plt减少、RBC增多症、低(无)Fg血症、严重凝血因子缺乏等
收缩过度: 先天性和获得性FⅩⅢ缺乏症等
十一 凝血因子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原理 :受检血浆+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磷脂)和Ca2+至血凝的时间。是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否异常的敏感和最常用试验
参考值 31~43s,较正常对照>10s异常原理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①Ⅷ、Ⅸ、Ⅺ明显缺乏(hemophilia A、B,Ⅺ缺乏症)②Ⅱ、Ⅴ、Ⅹ减少:严重肝损害③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DIC、Ⅰ缺乏症④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物等⑤纤溶亢进:FDP增多参考值⑥循环血中抗凝物质增多⑦DIC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
血液高凝状态-hyper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先天性心脏病有两大类.doc
- 县级水平玉米害虫防治现状和推广实施.doc
- 现代化中成药扶正化瘀胶囊与慢性肝炎及抗肝纤维化.doc
- 乡村医生变更执业注册申请审批表.doc
- 消除乙肝歧视的建议.doc
- 消化、呼吸、泌尿系统.doc
- 消化系统疾病.doc
- 小儿肺炎食疗方.doc
- 小儿头皮针一些诀窍!.doc
- 小儿止咳需对症下药不能盲目择药.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