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豪气满乾坤——记吾师王钟翰先生.pdfVIP

真情豪气满乾坤——记吾师王钟翰先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真情豪气满乾坤 记吾师王钟翰先生 众所周知 ,王钟翰先生乃当今清史满族史领域之权威 学者,因著有 《清史杂考》、《清史新考》和 《清史续考》而获 “王三 考 ”之雅 号 。先生素 以治学严谨、功底深 厚、文笔洗练 而著称 ,其研究视野几乎涵盖了清史满族史的所有领域,使 后学者辄发望尘之叹。 年 ,蒙先生不弃,我得 以忝充 弟子之列,自此出入先生之门,耳濡 目染,得先生教诲颇多。 先生 之 德、才、学、识 ,已广 为 学 界所称 道 与 熟 知 ,故而 兹 不 复赘;而作为出生于南国的一介书生,以近九旬之高龄,在 历经坎坷磨难之后,仍能保持鲜明之个性、坦诚之心地、高 尚之人格,堪称难能可贵 。尤其是先生之豪气,足令 向以北 方大汉而 自居 的我 时常 自愧 不如 。此文拟就本 人亲见亲 闻,从另一角度将先生之风采予以展示,以飨读者。 第 4 页 一、大 匠之 门 初 闻先生之名 ,是在我读大学时 。虽然我 的专业是石 油机械 ,但 自幼便对文史有极大兴趣 。尤其是清史,因相去 不远 ,对我吸引力更大。当时图书馆有 《清史杂考 》一册,我 便借来浏览 。发现此书与一般历史类著作颇有不 同。其行 文古雅浅近,观点鲜明公允,论证精详谨严,令我耳 目一新。 从此我便知先生大名 ,但总觉是远在天边,无法企及 。后我 决心改行学史 ,投考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研 究生并侥幸成 功 ,列于清史专家袁 良义先生 门下 。良义师对钟翰先生十 分推崇 ,每每提及先生之道德文章 ,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 年我临近毕业 ,曾就去 向问题征询 良义师意见 。良义 师云 : “你若想获得真知而非博取虚名 ,就应往投钟翰先 生 。”恰逢当年北大历史系许大龄先生退休 ,而王天有先生 尚未获博导资格 ,明清史博士点空招 。我权衡者再,颇感为 难 。其一,以北大学生之虚荣狂傲,断难轻易离开母校而改 换 门庭;而想不离北大 ,则须改变专业 ,对我而 言,此 既不现 实也不情愿 。其二,钟翰先生有泰斗之威,而我 自忖学识浅 陋,资质平平,若往投不中,则徒招其辱。幸好早我一年毕 业之师姐杨海英 已考入先生 门下 ,并应允为我引见 。于是 我便下定深造之决心。路人 皆知,近年来学术风气大坏,奔 竞请托之事 已司空见惯 。我亦难免俗 ,数请海英 同学转达 对先生之仰慕,并表示出登 门拜访的急迫心情,但均被先生 以“未考试前 ,应避瓜 田李 下之嫌 ”为 由婉拒 。不得 已,只得 黄卷青灯,拼搏数月 。三场试毕,我有幸被录取 ,心中之悬 石落地 。高兴之余 ,早将拜访先生之事置于脑后 。未料得 先生却极为认真,托海英 同学告我:“当尽快还其 ‘夙愿’,随 时欢迎前来 。”而此时我 已扬长而去 ,作逍遥之游 矣 。 第 5 页 年 月 日,我报到伊始 ,先生 当 日即召我往见 。 这是我第一次得睹先生风采 ,虽已是 岁高龄 ,但仍 目光 深邃 ,鬓发 未 白,思维敏捷 ,步 履矫 健 。握手 寒 暄之后 ,先生 正色道:“早 已闻知你很想见我 ,考前有所不便 ,而试后我立 即转告于你 ,你却杳如黄鹤 ,音信皆无 。至今我恭候你已有 数月之久矣 !”我 当时面 红耳 赤,无言 以对 ,初次领教 了先生 之直率、认真与批评艺术之高超 。羞愧之余 ,暗下决心,要 以先生为楷模,言必信 ,行必果,与长期以来沾染之种种不 良习气做顽强斗争,脱胎换骨,以副学者之名。 曩 日素 闻先生治学严谨 ,开课后才真正得 以领教 。以 《清史史料学》课程为例,先生每周布置读史料若干页,第二 周则先命我将校出之各种错误包括史实、错字、脱夺、衍文、 标点等一一指出,并讲 明原 由。但即使字斟句酌、标点符号 亦逐一核对直至 目酸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