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北京的民俗与旅游(下).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 都 北 京 的 民 俗 与 旅 游 (下) 1 北 京人说 的“您 ” 中国是礼仪之邦,北京是“首善之区”。北京人的行起坐卧, 待人接物, 尤其是说话,特别讲究文明礼貌 。 “您”与“你”,本来都是指 自己的对方,但北京人在家里对长 辈、平辈 ;在工作单位对上级、平级 ;在工厂里徒工对师傅 ;在 学 校里学生对师长 ; 店铺,尤其是服务行业的营业 员对 己成年 的 顾客,都必须称“您”,而不称“你”。这是一种习惯礼貌用语 。小 孩 自从会说话时起,家长必教育他,对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 不能称“你”,必须称“您”。一旦违犯,必遭训斥,说“长这么大 了,得学点礼貌,不能见人就‘你我他仨’的 !” “您”字是北京人对他人的尊敬称 呼,与其他礼貌用语配合 起来更显得和善可亲。例如早上出去散步,见了熟人必说“您喝 茶啦 ?”中午见面则说“您吃饭啦 ?”遇到好久不见的朋友则说“您 这程子可好 ? 您府上都好 ?”对方必说 :“托您福,托您福 !”向对 方发 问时也须突出“您”字,如“这件事不知您的意下如何 ?”要求 对方办某件事时,还须在“您”字前边加个“请”字,如“请您多分 心吧 !”“请您酌情力办 吧 !”送给对方礼物 时也说 :“请您笑纳 !” 道歉时说“请您原谅 !”甚至买东西时,店员把 东西包好,双手递 给顾客,满脸笑容他说“您够花的吗,您甭给啦 !”当然,这是一种 收钱时的礼貌用语,把面子全给了顾客,顾客必如数付款,绝对 没有一位能说 :“好,我正不够花呢,对不起,我不给啦 !” 2 古 都 北 京 的 民 俗 与 旅 游 (下) 如果三位在一起谈话,凡是说到“他”字,若指长辈、平辈,必 用“您”字,如“明天我有点事就不奉陪了。”说着,便指着第三者 说 :“我看让他陪您去好了。”对于不在场的长辈亦一律 以“他”称 呼。例如 :有朋友 问“您老爷子 (指父亲)在家吗 ?”如在家,必说 “他在书房给朋友画扇面呢,您稍坐,我给您回话去 !”如果不在 家则说,“对不起,他没在家,今天有个喜事份子,行人情去了,请 您改 日再访吧 !” “您”与“他”是最典型 的北京礼貌用语,人们 以此对话 已习 以为常。它是语言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人 的尊严和人与 人之间的互相尊重。 京城 的吉祥 求 福 语 北京话中有许多是 自求多福,彼此祝愿的吉祥话,反映了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折射出了时代和民族的社会心态 。 新春伊始,人们互相走访拜年,彼此一抱拳, 说 :“新禧,新 禧 ! 祝您今年大运亨通,财 帛高升 !”对于“不走运”的,则说 :“得 啦,祝大哥今年转转运,翻翻勺 !”对方则说 :“托二弟福啦。俗说 ‘吉人必有天相’嘛, 哪能总不走运儿呢 ? 连路旁的砖头瓦块还 有翻勺的时候,何况人呢 !”给长辈磕头,边叩边说 :“我们就盼您 老人家结结实实,硬硬 朗朗的;想什么有什么,一顺百顺的 !”行 商作古的心中对“福”的概念是“财主为福”(故有将“福”写作“财 主”者),见了面必互道 :“恭喜发财”。进京赶考的举子心 目中的 古 都 北 京 的 民 俗 与 旅 游 (下) 3 福是“金榜题名,加官进禄”,所 以见面彼此必恭维道 :“小弟有礼 啦,祝您连中三元,指 日高升啦 !” 旧时,人们 到庙上烧香,亦在 自求多福,若 问其 目的, 多答 “求个顺续”。如给庙上写了布施,庙上的僧、道必说 :“您真是广 种福 田,我在神 (佛) 前祝您身家胥庆,福寿康 宁 !”香客 归途必 买红绒蝙蝠一支插在头上,说是 “带福 (蝠)还 家 ” 多数吉祥求福语是经过提炼加工而逐渐形成的, 日久,既成 了人们的口头语,又见于书页。北京同全 国各地一样,表现 自求 多福的语言、文字、图画、吉祥物,多离不开福、禄、寿、财、喜这五 个年容。禄、喜、财是 由福引 申、联系而来。福、寿是纲,其他都 是 目。其习惯用语,浩瀚如海 。直接表现福、禄、寿、财、喜的,如 福在眼前、福寿用全、福如东海、多福多寿、寿 比南山、加官进禄、 财源茂盛、大道生财、生财有道、抬头见喜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