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遇到婚姻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YPERLINK
夫妻一方有传染病,子女监护权归谁
夫妻双方离婚之后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很多的人都是要争夺孩子抚养权的,那么如果是一方有传染病是否适合抚养孩子获得孩子抚养权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HYPERLINK / \o 赢了网 赢了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夫妻一方有传染病,子女监护权归谁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法律条款《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收养法》:第十条?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第十一条?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从上述两部法律的规定可以看出,非婚生子女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双方均有抚养\教育\探视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因为父母双方离婚或解除同居关系而不复存在。因此,直接抚养小孩一方不愿意再抚养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变更监护权。若一方送养,也需要经过另一方同意,并且要符合收养法关于送养人的规定.第四条?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第五条?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一)孤儿的监护人;(二)社会福利机构;(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第六条?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第七条?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五条第三项、第九条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第八条?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第九条?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两岁以下都是由母亲抚养,如果母亲有传染病那么就不合适抚养小孩,这个时候就交给父亲抚养,如果双方可以商议孩子抚养权也可以尊重双方。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 HYPERLINK / \o 赢了网 赢了网相关律师。
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w/dz/674614.html
实现绿色电子政务的方法 /w/dz/674613.html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风险 /w/dz/674612.html
面对跨国电子商务我们如何应对 /w/dz/674611.html
电子商务的概念 /w/dz/674610.html
浅谈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 /w/dz/674609.html
电子支付风险监管及其制度完善 /w/dz/674608.html
网络广告发布载体的规范 /w/dz/674607.html
由电邮泄密案论网络隐私权保护 /w/dz/674606.html
网上支付现状及现有支付工具的特点 /w/dz/674605.html
电子商务及其发展 /w/dz/674604.html
打击网络侵权从保护开始 /w/dz/674603.html
网上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w/dz/674602.html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w/dz/674601.html
互联网的发展应坚持市场原则 /w/dz/674600.html
奥运激活电子支付市场 /w/dz/674599.ht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