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海沿岸海区垂直环流及其温盐结构动力过程研究Ⅱ温盐结构
维普资讯
第35卷 第6期 海 洋 与 湖 沼 Vo1.35.No.6
2004年 11月 OCEANOIOGIA ETLIMNOLOGIA SINICA Nov..2004
东海沿岸海区垂直环流及其温盐结构动力过程研究
Ⅱ.温盐结构*
刘兴泉 侯一筠 尹宝树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
提要 对于本研究采用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已在第1部分论述。作者将
对与垂直环流对应的温、盐结构进行分析。温度和盐度模拟结果表明:冬季东海沿岸海区的
温、盐分布均为近岸低、外海高;近岸温、盐呈垂直均匀分布,在外海出现分层,其温度为表层
高、底层低,而盐度却为表层和底层高,中层偏低,长江 口以南的近表层以下形成 自近岸伸 向外
海的弱低盐水舌;长江冲淡水区及长江 口以北和其 以南外海的近表层有温、盐跃层生成,深底
层温、盐呈均匀分布,且保持低温高盐特征;随着海区自北往南纬度的降低,岸坡和水深的增大
及沿岸下降流的增强,温度和盐度 自近岸至外海的垂直均匀分布跨度逐渐变窄;外海近表层的
温、盐跃层强度 自北至长江 口逐渐增强,而 自长江 口至南逐渐减弱,其位置 自北往南逐渐上移;
冬季沿岸下降流使长江冲淡水区的盐跃层变厚。夏季海区的温度分布为近岸和外海高,近岸
稍远出现冷水涌升,垂向上呈现显著分层,盐度分布为近岸低、外海高;长江冲淡水区及杭州湾
以南外海的次表层存在温、盐跃层,其跃层以上出现混合层,且保持高温低盐特征,跃层以下
温、盐大致呈均匀分布,并保持低温高盐特征;随着海区自南往北纬度的增高、岸坡和水深的减
小及沿岸上升流 自南至长江 口和 自长江 口至北的增强和继而减弱,长江冲淡水区的温、盐跃层
强度 自南至长江 口逐渐增强,而 自长江 口至北逐渐减弱,外海次表层的温、盐跃层强度却 自南
至长江 口逐渐减弱,自长江 口至北又逐渐增强,其温、盐跃层的位置 自南往北逐渐上移;夏季沿
岸上升流使长江冲淡水区的盐跃层变薄。
关键词 东海沿岸海区,温度,盐度,温跃层,盐跃层
中图分类号 P731
本研究的第1部分:环流的基本特征(刘兴泉 27。N断面等值线间距为 1.0;29。N、31。N和33。N
等,2004)已对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断面为0.5。由图1可以看出,各断面的等温线在
差分格式、边界条件、数值研究的实施方案及冬、夏 近岸呈垂直于海面的直立式分布,在近岸以远 白
季垂直环流的数值结果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本 海面至海底外凸,逐渐变为在近岸上翅 、外海下凹
文中作者将通过对与垂直环流对应的温度和盐度 的弧形分布,其弧形等温线 自近岸至外海又逐渐
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阐明研究海区冬、夏季温、盐 上移,在外海的浅表层变为平行于海面的直线分
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及其动力成因。 布。等温线的这种分布形式大致与北黄海冷水团
l 冬季的温、盐分布特征 4—5月份靠近大陆一侧等温线的分布形式相同
1.1 温度分布 (缪经榜等,1990)。由各断面的等温线分布表明,
图1是冬季研究海区25。N、27~N、29。N、31oN 冬季东海沿岸海区的温度在近岸呈垂直均匀分
和33。N断面温度的数值模拟结果 ,其中25。N和 布 ,其垂直均匀程度随着 自近岸至外海岸坡和水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 目,KZCX2.202号;国家 “973”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 目,G1999043803号。刘兴
泉,副研究员,E-mail:bsyin@m8.qdio.ac.cn
收稿Et期 :2003.03.22,收修改稿 日期:2004.07.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