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陶渊明诗渊源辨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渊明诗渊源辨析 陶 渊 明 诗 渊 源 辨 析 ——以明清 诗话为中心 谢梦洁 严 明 内容提要 明清诗话评论陶渊明诗,传承注重渊源的传统,对历代论述陶诗渊源的众多说法进行了细 致考辨,证伪论正,推陈出新,堪称历代陶诗研究的集大成。本文以爬梳明清诗话文献为中心,归纳明清诗 人对于陶渊明诗渊源的重要论述,辨析陶诗是否“出于应璩”,陶渊明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陶渊明 四言诗与《诗经》的关系等重要争议问题,以期梳理明清时期陶渊明诗歌典范的建树过程,并通过具体诗作 评论的辨析,恰如其分地确认陶诗的特质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陶渊明 渊源辨析 明清诗话 古诗十九首 诗经 谢梦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234 严 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200234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自孟子提出“知人论世”说,及钟嵘提出“致流别,辨彰清浊”溯源法之 后,探究诗人传承渊源成为历代诗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明清人论陶渊明诗,同样传承了这一传统,对 历代论述陶诗渊源的众多说法进行了细致考辨,证伪论正,推陈出新,堪称集陶诗研究之大成。本文 爬梳明清诗话文献,归纳明清诗人对于陶渊明诗作渊源的重要论述,辨析陶诗是否“出于应璩”,陶渊 明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陶渊明四言诗与《诗经》的关系等历代一直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以期 梳理明清时期陶诗典范的建树过程,更为准确地阐述陶诗的来源以及陶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一、陶诗“出于应璩说”辨析 1. 出于应璩说的源起及衍变 钟嵘(468-518)《诗品序》中对陶渊明诗文有着如下评语: 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 想其人德,世叹其志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 今隐逸诗人之宗也。[1]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规划项目“东亚汉诗史初稿”(编号:14AZW00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东亚汉诗学新论”(编号:2013BWY005)中期成果。 [1]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36-337页。 · ·2016/1江苏社会科学 184 文学与审美 此段文字是中国文学史上关于陶渊明的最早论述,对陶渊明诗文的渊源、风格、文学史地位都定 位精准,评价很高,尤其是“隐逸诗人之宗”称号,由此成为陶渊明的代表符号流传后世。钟嵘一方面 将陶渊明列为中品,同时又给予很高评价,这看似矛盾的做法给中国诗坛留下了一个难解谜团。无论 如何,钟嵘所言“文体省净”、“笃意真古”,确实是对陶诗自然朴实诗风的准确描述,因而被后人评为 [1] “此为论陶最笃。”但后人的认识并不一致,如宋代叶梦得(1077-1148)在其《石林诗话》中对钟嵘“出 于应璩说”提出了激烈批评: 魏、晋间人诗,大抵专工一体,如侍宴、从军之类,故后来相与祖习者,亦但因其所长而取 之耳,谢灵运《拟邺中七子》与江淹《杂拟》是也。梁钟嵘作《诗品》,皆云某人诗出于某人,亦 以此。然论陶渊明乃以为出于应璩,此语不知其据。应璩诗不多见,惟《文选》载其《百一诗》 一篇,所谓“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者,与陶诗了不相类。五臣注引《文章录》云:“曹爽用 事,多违法度,璩作此诗,以刺在位,意若百分有补于一者。”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 意,顾区区在位者,何足累其心哉?且此老何尝有意欲以诗自名而追取一人而模放之?此乃 当时文士与世进取竞进而争长者所为。何期此老之浅?盖嵘之陋也。[2] 首先言及魏晋诗人往往取前人所长,从而肯定钟嵘笔下“诗出自某人说法”存在的一定合理性。 但具体到说陶渊明诗渊源于应璩,则怀疑“此语不知其据”,并以应璩存世的《百一诗》为例,认为应璩 诗重在说教,而陶渊明诗则超然物外,不属一类。即使陶诗中也有《读山海经》、《咏荆轲》这样的幽愤 之作,但也是自然流露的情怀。陶渊明与应璩相比,是人格与诗格都全然不同的。 对陶诗是否“出于应璩”的争论,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