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化绿原60
第八章 吸收;第一节? 概述
一、 吸收操作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吸收操作: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以除去一种或多种组分的操作。
分离的依据:混合气中各组分在液体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分离的对象:气体混合物。
操作性质:气—液相间的传质过程。(单向) ;吸收质(溶质)——可溶组分(A)
惰性气(载体)——不被吸收的组分(B)
吸收剂(溶剂)——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液体(S)
吸收液——吸收操作中所得到的溶液(A+S)
尾气——吸收操作中所排出的气体(B+S)
;(1)气体吸收 选择一定的溶剂(外界
引入第二相)造成两相,处理气体
混合物。 ;(3)固体干燥 对含一定湿分的固体提
供一定的热量,使溶剂汽化,利用
湿分压差,使湿分从固体表面或内
部转移到气相,从而将含湿分的固
体物料得以净化。;8.1.2.相组成表示法 ;气相:;2.质量比与摩尔比;气相:;3.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与质量分率的关系:;4.气体总压与理想气体中组分的分压;5.1.3.气体吸收过程;3.吸收过程及设备 ;吸收质
惰性组分;4.吸收流程 ;5.吸收分类;8.2. 气液相平衡
8.2.1.气液相平衡关系
8.2.2.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8.2.1. 气液相平衡关系;平衡分压:平衡时气相中溶质的分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20℃下SO2在水中的溶解度;t=293K;讨论:;(3)相同的总压及摩尔分率,
cO2 cCO2 cSO2 cNH3
;讨论:;1);H的讨论:1)H大,溶解度大,易溶气体
2)P对H影响小,;m与E的关系 :;3);3.57×10-4kmol/m3;8.2.2.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2.指明过程进行的极限;1)逆流吸收,塔高无限,;2)在x~y图上 ;【例5-2】在总压101.3kPa,温度30℃的条件下, SO2摩尔分率为0.3的混合气体与SO2摩尔分率为0.01的水溶液相接触,试问:
(1)SO2的传质方向;
(2)其它条件不变,温度降到0℃时SO2的传质方向;
(3)其它条件不变,总压提高到202.6kPa时SO2的传质方向,并计算以液相摩尔分率差及气相摩尔率差表示的传质推动力。;8.3.分子扩散与单相传质
8.3.1. 分子扩散
8.3.2. 单相分子扩散
8.3.3. 单相对流传质
8.3.4. 界面上的浓度;8.3. 分子扩散与单相传质;分子扩散现象:;分子扩散:在静止或滞流流体内部,若某一组分存
在浓度差,则因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使
该组分由浓度较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
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散。;5.3.2. 单相分子扩散;等分子反向扩散:任一截面处两个组分的扩散速率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组分的浓度与扩散距离z成直线关系。 ;8.3.3. 单相对流传质;T;1)靠近相界面处层流内层:传质机理仅为分
子扩散,溶质A的浓度梯度较大,pA随z的
变化较陡。 ;kL——以液相组成摩尔浓度表示推动力的液相
对流传质分系数,kmol/(m2·s·kmol/m3); ;8.3.4. 界面上的浓度;3.图解;8.4. 对流传质
8.4.1. 两相对流传质模型
8.4.2. 总传质速率方程
8.4.3. 传质阻力与传质速率的控制;8.4.1. 两相对流传质模型;2.双膜模型的基本论点(假设) ;8.4.2. 总传质速率方程;(2)用液相组成表示吸收推动力 ;根据双膜理论 ;同理:;(4)总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 ;8.4.3. 传质阻力与传质速率的控制;2.传质速率的控制步骤;提高传质速率的措施:提高气体流速;
加强气相湍流程度。 ;提高传质速率的措施:提高液体流速;
加强液相湍流程度。 ;【例5-4】110kPa下操作的氨吸收塔,某截面上,含氨0.03摩尔分率的气体与氨浓度为1kmol/m3的氨水接触,已知气相传质系数kG=5×10-9kmol/(m2·s·Pa),液相传质系数kL=1.5×10-4m/s,氨水的平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示,H=7.3×10-4kmol/(m3·Pa),试计算:
1)气液界面上的两相组成;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循化县清水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售电培训课件.pptx VIP
-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docx VIP
- 2023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杏儿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3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西沟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理正软件勘察说明书.doc VIP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导学案.pdf VIP
- 2023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北山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各班护理工作职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