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文

“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刍议 摘要:《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伤寒论》中的脉学也是独具特色,仲景在开篇的辩脉法中就提到“问日: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日: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这就充分证明了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通读全文,现将对“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的理解作一简要概括。 关键词:阴脉 阳脉 阴病 阳病 阴病与阳病的划分 伤寒论对证候的划分,虽然有六经的区别,但本质上却不能脱离阴阳两纲的范围,也就是说,根据人体阴阳的偏胜,及抵抗力的强弱,可以分为阳病及阴病两大类型。凡是阳气盛,抵抗力强,而且呈现热证、实证的,就属于三阳病,相反,阴气盛,抵抗力弱,而呈现寒证、虚证的,就属于三阴病。在预后方面,由于三阳病正气比较充盛,故比正气衰弱的三阴病要好得多。 阴脉与阳脉的划分 什么是阴脉、阳脉呢?论中辨脉法篇指出:“凡脉大、浮、数、动、滑者,此名阳也。脉沉、细、弱弦、微者,此名阴也。”由于脉象是人体气血的反映[1],在此,大抵脉来紧张有力、脉势强盛流利、显现部位较浅、频率较快者属阳脉。阳脉皆主有余之证,如表证、热证、实证,皆属阳证。凡脉来松弛无力、滞涩不畅、显现部位较深、频率较慢者为阴脉。阴脉多主不足之证,如虚证、寒证等,皆属阴证。一般说来,三阳病多呈现阳脉,反之三阴病多呈现阴脉,这就是所谓脉证相符。但疾病及机体的情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邪正抗争的胜负,脉象及证候必然会有所改变。 3.“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之刍议 论中也特别强调医家必须从脉证上来判断疾病的预后,所以又说:“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两句话,可以说是从辨证来确定预后的总纲[2],因为阴病出现了阳脉,就体现若疾病有了正能胜邪的良好转机,所以谓之生;阳病见阴脉,是正不能胜邪,邪愈深入,病趋恶化,所以谓之死。故仲景在阳明病预后中提出,阳明腑实质危候,脉弦长者生,脉短涩者死。如:“发汗多,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太阳病发汗多,已转属阳明,今又发其汗,致阴液走泄,阳气外亡,导致心神散乱,神明无主,故发谵语。此时,若脉短涩,是邪热炽盛而津液已竭,故主死;脉若实或洪滑,即脉证不相背者,是病重,但阴阳之气尚未至衰竭,仍有生机,故主不死。又如“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伤寒或吐或下后,病不解,而津液被劫,邪从燥化,归入阳明,热结成实,当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若失治,就会导致热极津竭而出现神志昏糊、目不识人、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直视等危重证候。此时若脉弦,为津亏但未至全竭,正气犹存,尚能与邪抗争,故曰脉弦者生;若脉见短涩,则是正虚邪实、热极津枯之象,预后不良,故曰脉涩者死。 仲景在少阴病预后中提出:少阴病不利,无脉,治疗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如“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下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是阴寒盛极格阳欲脱之候,故用白通加猪胆汁汤以“逆者从之”之法治之。服药后,若脉突然出现,是阴液枯竭、孤阳无依之兆,故主死;若脉徐徐微续而出,是阴液未竭、阳气将复之象,故主不死。 又在厥阴病预后中提出:厥阴病下利,脉微弱数者不死,脉反实者死。如;“下利······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下利见脉微弱而数,是邪气衰退,胃气犹存,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说“脉弱以滑者,是有胃气”;发热是正胜阳回之象,故主不死。又如:“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虚寒下利,脉当沉而微细,今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弹指有力,是胃气败绝之征兆,即“真脏脉”,故主死。 当然,“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两句话,也并非是绝对的。如论中所谓“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风者,外已解也”,脉细虽然是阴脉,但此处却是邪退正疲,病已解除的一种表现,与正不能胜邪的意义就不相同了。故临床时如要获得正确的结论,就必须脉证相参,全面分析病情[3]。凡属于邪退正疲者,必精神爽快,安静舒适,脉象虚软和缓,而正不能胜邪的少阴虚寒证,必兼优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精神困顿或烦躁不宁等严重的阴盛阳衰的证候,因此两者的鉴别,困难是不大的。反之,阴病见阳脉,亦非一律是预后良好的佳象。如少阴虚寒证,突然出现了浮大急数的阳脉,则往往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所致的危候,其意义与阴证由阴出阳所呈现的浮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仔细辨证[4],就可以发现格阳证的浮脉是大而急数,是按之虚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