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健康促进民俗保健放血.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放血(健康促進─民俗保健─放血) 葉育韶 中醫師 3.1、簡介: 3.1.1 這是中醫傳統療法中的治療 ,古代稱為刺絡療法,是藉由器具(如砭石、 三菱針、 梅花針 、毫針、 採血片 …)在皮膚上尋找經絡穴道或表層靜脈血管,放出少量的血液(中醫所稱血瘀),已達到開竅瀉熱、 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急救回陽等療效. 3.1.2.放血前準備動作 1.患處:已75%酒精消毒,或優點消毒 2.器具:無菌或滅菌完成的器具 3.醫者:雙手必須消毒完成 3.1.2.2臨床操作 1靜脈刺血法: a部位:尋找表層明顯的靜脈 b手法:挑刺法 c血量:較多的黑血量 2穴道刺血法 a部位:尋找經絡上的穴道放血 b手法:速刺法 緩刺法 散刺法 c血量:微量出血即可 3局部刺血法 a部位:瘀青腫脹處 b手法:圍刺法 c血量:較多黑血量 4緩刺 a部位:腋窩 肘窩 膕窩處 b手法:尋找靜脈處 緩緩近針約1分的深度 c血量:緩緩出血 5急刺 a部位:四肢末梢的12井穴或十宣穴 b手法:快速進出部位約1分的深度 c血量:少量鮮血 6圍刺 a部位瘀青腫痛處 b手法:在腫塊處的四周快速的點刺 c血量:常配合拔罐,將瘀血儘量流出 7散刺 a部位:大面積或循經脈而走 b手法:再患處將皮膚提起點刺放血 c血量:配合拔罐器具 8挑刺: a部位:胸背或耳背的瘀血處 b手法:尋找患處挑破血管 c血量:局部血量 3.1.3出血的觀察 1出血時間:除靜脈放血外 其餘必須在3分內凝血 2出血量:除靜脈放血 圍刺外出血量不可太多 3出血顏色:大多黃色組織液鮮出現 而後黑色的瘀血 3.1.4療程: 1.即使是瘀青嚴重者 也不建議每天放血 3.1.5.臨床禁忌事項 黃帝內經所云”五奪不可瀉” 1.有血液性疾病,如血友病 紫癍症…者 2.皮膚有感染性可能者 3.有傳染性疾病 或嚴重內臟功能損傷者 4.孕婦 經期者或大量出血者或大量出血者 5.過度者:”太”飽 ”太”飢 ”太”悲 ”太”喜 … 6.已使用瀉法 吐法 灌腸法的治療者 3.2、適應的病症 1高燒者:在大椎(C7 T1間) 十宣(十指的指甲與甲腹肉間)點刺放血 2頭痛者:太陽穴點刺放血 3咽喉痛:少商穴(大指指甲根內側約1分處)點刺放血 4.急性扭傷瘀血:在病灶或相應處圍刺放血 5.急性胃腸炎:曲澤 委中 緩刺放血 6跌撲傷者:人中 大墩放血 3.3、注意事項 放血的弊端 1.不及:放血量太少,餘邪內留侵放他處 2.太過:出血量太多而使耗傷正氣,邪氣內出 3.過失:操作部當而損傷肌肉 血管或正中要害 4.逆施:不當放血而放血者 5.放血療法雖為民俗療法之一,但已屬侵入性治療易造成危險,需經合格的醫師始得進行以確保安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