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考前心理调适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前心理调适课件.ppt

考前心理调适 考试成绩好与差,除与知识掌握及应考状况直接相关外,应考的心理状态以及由它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平的发挥。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考发挥失常者屡见不鲜,平时成绩平平、大考却一鸣惊人者也不乏其人。个中奥秘主要是心理因素。如何调适考试心理状态,正确地对待考试并使考试水平得到最大发挥呢?关键是预防及控制不良考试心理。 . 一、所谓不良考试心理,是指由于心理失衡而产生的对考试水平正常发挥有消极作用的心理活动。 二、不良考试心理的具体表现及心理特点: 1、紧张畏惧心理 2、焦虑忧郁心理 3、自卑羞愧心理 4、投机侥幸心理 5、敷衍应付心理等 . 1、紧张畏惧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考生一听考试就如临大敌,有的甚至借故逃避或拒绝考试。造成紧张畏惧心理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怕考不好老师批评,家长埋怨,同学瞧不起;有的是怕考试失利影响到编班、分科、升学等愿望的实现;有的是对考试的成绩、名次等期望值很高,但又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论上述哪种原因,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极少数考生只是单纯性的心理原因,他们对考试严肃的气氛、紧张的场面心理上不适应,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紧张、胆怯等心理反应。 . 2、焦虑忧郁心理 这种心理与前述的紧张畏惧心理有许多相似之处。有这种心理的考生把考试结果看得过重,有的把考试当作对自己命运的“定音锤”,有的把考试当做是对自己能力、水平评价的唯一因素,还有的是怕“砸了锅”后“无颜见江东父老”,等等,往往产生考前焦虑综合症及突发性神经衰弱、失眠、盗汗、甚至头晕、头疼、发烧、感冒等现象。 . 3、自卑羞愧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考生开始学习比较努力,但成绩一直不好,屡考屡败,因而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考前复习不够主动,发展到比较严重时便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4、投机侥幸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不作认真全面的复习,依赖于老师考前圈重点,有的是凭小聪明猜几个自己认为是重点的题死记硬背碰运气,还有的是靠投机取巧。 . 5、敷衍应付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由于平时成绩不好,明知自己考不好,本不愿意参加考试,但由于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压力,不得不被迫参加。于是走过场,敷衍了事。 不良考试心理错综复杂,以上所述只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心理及其特点。形成这些不良心理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涉及到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本人的人格特征等方方面面。预防和控制这些不良心理,需要家长、老师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 三、预防和控制不良考试心理的几点建议 1、增强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关键。上述种种不良心理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自信,而自信心正是保证考生从容应考的最根本的心理准备。要做到自信,就要注意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相信自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别人能办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办到。即使现在比别人差,并不意味着永远比别人差。在这种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大脑皮层易于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复习过的知识印象深,考试时便能做到有效再现。 . 2、优化情绪 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上的矛盾,以欢快、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它还能使人重建合理的情感结构,保持良好的心境,以更有效地化解生活学习中的忧愁烦恼。可通过做深呼吸、望望窗外、冥想、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等方法转移和调整情绪。 尽量始终保持宁静、愉悦的心境。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能使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 3、正确对待考试 考试作为一种学习的检测手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公平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考试的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把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衡量人的能力、水平的唯一依据,不能因为考得好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得,考得不好就悲观丧气,自觉低人三分。更不能把考试当作是决定个人前途的“定音锤”。 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坦然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么无论你将来遇到什么样的顺境或逆境,都能够泰然处之,并且最终一定能够收获人生最美好的果实。 . 4、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制定的目标就既要有挑战性,又要经过努力切实可以实现。考生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必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目标确定后,还要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较易达到的阶段性小目标,分阶段实现小目标,最终导向总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所谓的“大目标,小步子”。这种做法可以使人感到目标比较具体,比较切合实际,使人易看到学习的进步和阶段性成就,有利于提高期望值,使人经常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预防不良考试心理的产生。 .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