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小结与测评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小结与测评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小结与测评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1 单元小结与测评 eq \a\vs4\al(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 欧风美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 时期 发展历程 19世纪中期 自然经济解体 (1)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的序幕,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3)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19世纪60~90年代 1.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2)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送留学生 (3)影响: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经济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1)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9世纪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企业;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2)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间资本总额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 20世纪2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概况: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帝国主义在一战后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遭受沉重打击,很快萧条下去 20世纪20~3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概况: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增加;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20世纪30、4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 (1)原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许多企业毁于战争中 (2)概况:抗战时期,遭受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商品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陷入绝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840年后,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材料反映了中国 (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D.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 解析:选A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到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蚕丝等原料。“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说明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说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所以选A项。 2.叶圣陶先生于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本课内容反映了 (  ) 第141课 一个老婆婆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她的纺车。 A.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B.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C.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D.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解析:选D 注意时间“1932年”及内容“……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由此可以判断是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3.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