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地邀请
哲学的邀请
——人生的追问
[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著
第七章 自然得不自然?
人舟上最自然的一点是:人从来就不是完全自然的。
在第四章中,我们简明地刻画了人作为一种“符号动物”的形象,指出人类相对于其他生物的独特性,尽管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无疑也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符号是习俗性的,因此,人类也就是一种“习俗性”的动物,一种能够与其他同类一道建立、学习和履行各种意义协定的生物。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追问:是否存在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如果我们人类是由自然构成的同时又构成自然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是“习俗性的”同时又是“自然的”存在者,这两者是否矛盾?这两者是否可以共存?这些问题之所以让我们感兴趣,是因为了解了我们的自然,或者了解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指引我们的行动,指引我们适当地运用我们的自由。最后,当我们想肯定或原谅某个行为时,我们通常会说这样做是“自然的”.而当我们责备某个行为时,我们则会说这是“违反自然的”。我们要问:当我们作出这番评论时,我们到底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在当今这个时代,经常可以听到与“自然”有关的话。生态主义的观点阻止我们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因为这会对“自然”构成威胁。技术滥用、工业污染,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现存物种的大量灭亡,以及对基因的操控等等,都危及到了“自然”。有些人认为我们的各种罪恶就来自于藐视了“自然”,因此呼吁我们回归“自然”,将自己当做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自然的指引,而不是成为大自然的暴君。根据这种相当流行的观点,我们应该使用“自然”的能源,消费“自然”的产品。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态度会让我们回到野蛮状态,回到原始时代,开历史的倒车,试图阻挡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科技进步之路。他们指出,所谓“自然”的标准,同时也可被用来将某些社会权利独断地扣上“反自然”的帽子,比如女权主义者和同性恋者的权利。这里我们接着要问:我们如此热情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在前几章中已多次指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弄清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概念的不同用法。因此,对于“自然”或“自然的”这个概念,我们同样要弄清楚。只有一种坏的哲学,才会在一开始就发明一些没人能懂的多余的新术语,而不是去澄清我们已经习惯使用的普通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显然,在下列说法中,我们使用的“自然”一词指的并不是同一个含义: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一条自然法则,母亲爱孩子是自然的;大自然是非常美妙的,受侵犯者会自然地对侵犯者作出反抗,我们人类在“自然”(本性)上是相互平等的,最自然的做法是走楼梯或坐电梯下楼,而不是直接从六层楼上跳到大街上。下面让我们更加详尽地来思考一下这些用法。
“自然”一词的主要用法有哪些呢?
其中第一种用法体现在卢克莱修那首著名长诗的标题中:《物性论》或《论事物的自然》。宇宙中存在的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也就是自己的“存在方式”。在19世纪,穆勒?写过一部简短的著作,书名恰恰就叫《自然》。这本书开篇就写道:“当我们说一个具体物体的‘自然’,比如火、水、任意一种植物或动物的‘自然’的时候,我们到底是指什么呢?显然,我们是在指它的各种功能和性质的总体或集合、该物体作用于其他事物的方式(其中包括观察者的五官感觉),以及其他事物作用于该物体的方式。”?除了这些特征以外,或许我们还应明确地加上(否则卢克莱修是不会原谅我们的)该物体的化学成分和基因成分。某事物的自然,就是它的存在方式、它得以存在以及作用于其他所有存在者的方式。因此,大写的“自然”就是指所有事物的功能和属性的集合,无论是已经存在的事物,还是有可能存在的事物。穆勒很有道理地指出:“这样,‘自然’就其最简单的词义而言,是所有事物和事实的集体名称,不论这些事物和事实是切实存在或发生的,还是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已。或者(更准确地说),‘自然’是指事物发生的方式,这些方式我们只认识其中一部分,其余的尚且不认识。”
当然,我们所说的“自然”,指的是宇宙中所存在的和有可能存在的一切事物,无论它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甚至包括桌子、城堡、宇宙飞船,以及其他由人类制造的物件。任何由人类制造的东西,都有自己的自然,就像一朵花或一条河一样,也具有与许多非人为制造的物体相类似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不可能做任何对抗自然的事,不可能毁灭它,也不可能损害它,因为即便是人类的产品,也同样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不可能“侵犯”自然,而只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利用自然的规则)。杀虫剂与清澈的泉水同样是“自然”的,原子弹的原理就如同黎明天亮与蜜蜂营造蜂巢一般自然,蓄意制造的森林火灾就跟被大火摧毁的森林同样“自然”。人类可以毁灭一些自然物,或者伤害其他自然物的生命,但是这些做法仍旧是建立在事物自身的自然的基础上。在“自然”的这层含义上,一切存在物和现实中所发生的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后现代建筑课件.ppt
- 向英雄学习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玟稿.ppt
- 君子之风周而不比温习.ppt
- 君子健行,强不息.doc
- 听课地基本办法可以概括成四个字.doc
- 后掠翼地空气动力特性(一).ppt
- 含答案及解析2014年一建《建造工程动工经济》温习习题集第三章第二节建安费.doc
- 启蒙玟学.ppt
- 向阳八人组讲义.ppt
- 吴佩孚用通打败对手.doc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