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外表面蒸发换热影响因素试验研究-NSFC-OR.PDF

加气混凝土外表面蒸发换热影响因素试验研究-NSFC-OR.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气混凝土外表面蒸发换热影响因素试验研究-NSFC-OR

加气混凝土外表面蒸发换热影响因素实验 研究 李宁,孟庆林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 摘要:在热湿气候风洞内,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一定初始含水率下加气混凝土蒸发换热的影响因素。从对蒸发 换热量影响的显著性和持久性来衡量,太阳辐射居首,其次是试件厚度,再者是风速,最后是温度,而相 对湿度的影响较小,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交互作用亦不显著。太阳辐射、风速、温度及试件厚度对材料蒸发 换热量影响最显著的水平分别为400 w/m2 、1.5m/s、30℃、100mm。究其原因,认为是太高的辐射和温度导 致了材料表层温度过高,表面蒸发过快而“干化”,从而阻碍材料内部水分向表层的迁移;而过高的风速和 过厚的材料也对其自身蒸发换热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蒸发;风洞;影响因素 0 引言 在建筑热工领域,材料外表面换热系数对于建筑能耗模拟和建筑热环境的研究至关重 要,各国学者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过理论和实验研究。Jayamaha 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风 速和表面的环境温差对换热系数的影响,指出实验期间测得的换热系数与风速直接相关而不 遵循太阳辐射强度或温差模式[1]。天津大学王波通过建立简易实验台模拟实际地面铺装的蒸 发过程,探讨了孔隙率、材质及表面颜色对透水地砖蒸发强度及表面温度的影响[2]。从所查 找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着眼于研究材料在干燥状态下外表面对流换热的规律,然 而我们知道,在潮湿状态下,材料与周围环境之间不仅仅存在对流换热,同时还包含了辐射 换热、蒸发换热等多种方式,这些换热过程都是依赖外表面特性和室外气象条件而变化的。 陈启高、孟庆林、刘艳峰等曾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潮湿表面换热系数明显大于干燥表面, 蒸发换热对材料的影响不容小觑[3]。 笔者认为,只有对蒸发换热的影响因素有所了解才能对其进行更深入地挖掘,然而类似 的研究却只在土壤学和食品干燥领域有所发现。在土壤学方面,王冠丽,刘延玺等采用主成 分分析法,得到与沙地土壤蒸发能力有关的 11 个主成分,并将影响因子分为 3 类:温度因 素、湿度因素、风速因素,指出距地面高 2.0m 处的气象因子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最为显 著[4]。刘浩,孙景生等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室白菜和萝卜棵间土壤蒸发与太阳辐射、气 温和相对湿度均呈现指数关系[5]。王修信等指出,半干旱地区草地水热通量受净辐射影响最 大,其次是下垫面与气温之差、下垫面温度,再次是相对湿度(仅对潜热)和气温,而风速 影响相对较弱[6]。Kondo.Saigusa 和Sato 认为土壤蒸发在其较湿时对风速比较敏感,较干时 则不敏感[7]。问晓梅研究表明,半干旱地区土壤蒸发的形成及蒸发强度受外部气象因素及内 ——————————————————— 收稿日期:2010-06-01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50720165805) 作者简介:李宁 (1982-),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建筑热环境与节能方向,E-mail:lyj_study@126.com, Tel.孟庆林(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建筑技术科学方面的 研究,Tel.:020 部含水量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是影响蒸发量的重要因子,4-2m 相关 湿度梯度的影响次之,5cm 土壤含水量和 4-1m 空气温度差再次之,空气相对湿度和不同层 风速对土壤蒸发量没有明显相关性[8]。在食品干燥领域,王相友、丁莹等研究了红外辐射与 对流联合干燥情况下,外在和内在各种因素对物料脱水的影响,得到辐射强度是影响物料干 燥指标的最重要因素,辐射强度越大、辐射距离越近、物料厚度越小、物料的脱水速率就越 大;物料初始含水率对干燥速率也有重要影响;对流介质温度变化,不会引起物料降水幅度、 干燥速率的明显变化;但对流速度对其有一定影响[9]。Nuriddinov 等研究表明材料温度和干 燥速率与材料对辐射能的吸收、干燥室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辐射干燥刺激了干燥率 的自我控制(self-control)[10]。Sharma 等研究单层洋葱片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特性,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