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际法讲案_38.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法讲案_38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 * * *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二)1970年《海牙公约》。全称为《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也称反劫机公约,1970年12月6日订于海牙,自1971年10月14日起生效。 该公约规定,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任何其他胁迫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任何此类未遂行为或其共犯,即构成刑事犯罪。公约规定,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犯罪分子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应起诉。 各缔约国承允以严厉刑罚惩治犯罪。该公约适用于在其内发生犯罪的航空器的起飞地点或实际降落地点是在该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以外的情况,不论该航空器是从事国际飞行还是国内飞行。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三)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全称为《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也称反破坏公约,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自1973年1月26日起生效。公约规定下列行为均构成犯罪: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实施暴力行为,如该行为足以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 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者对该航空器造成损坏使其不能飞行或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 c.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或使他人放置一种装置或物质,该装置或物质具有破坏该航空器,或者对其造成损坏使其不能飞行或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的特性;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d.破坏或损坏航行设施或扰乱其工作,若任何此种行为足以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 e .传递他明知是虚假的情报,由此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所谓航空器在“飞行中”,是指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到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为止,被认为是在飞行中;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对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责任前,应被认为仍在飞行中(第2条)。 所谓航空器在“使用中”,是指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人员为一确定的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二十四小时止,该航空器应被认为是在使用中;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期间应包括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时间(第2条)。 公约关于惩罚和引渡的规定与《海牙公约》基本相同。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以上公约虽然对犯罪作了明确规定,并对罪状作了简要表述,但定什么名,仍需依据追诉犯罪的国家的国内法确定。公约虽明确规定,应对犯罪予以“严厉惩罚”,但何谓“严厉惩罚”,公约并未规定,只能依据追诉犯罪的国家的国内确定。一般认为,在国内法关于罪状和罪名的法定刑中,在所适用的量刑幅度围内,处以最高刑罚,即应是公约所指的“严厉惩罚”。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四)198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全称为《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以补充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的制止危害民用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议定书》,1988年2月24日订于蒙特利尔,自1989年8月6日起生效。该议定书补充规定: a.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内非对人实施暴力行为而造成重伤或死亡; b.破坏机场设备或者中断机场服务以危及该机场的安全,即为犯罪。 在本议定书各缔约国之间,1971年公约和本议定书应被视为并解释为一单一的文件。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五)1991年《蒙特利尔公约》。 全称为《关于注标塑性炸药以便探测的公约》,1991年3月1日订于蒙特利尔,自1998年6月21日起生效。 所谓“注标性炸药”(marking of plastic explosive),是指生产塑性炸药时在其内添加一种跟踪的元素,以便探测。 该公约规定,禁止生产、贮存和运输非注标塑性炸药,防止恐怖分子利用难以探测的塑性炸药进行恐怖活动,而危及民用航空以及命、财产的安全。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二、刑事管辖权 1963年《东京公约》规定:“航空器登记国有权对在该航空器内的犯罪和为行使管辖权” 。 这项规定确立了空中刑事管辖权的航空器登记国管辖原则,适用于飞行中的航空器和处于公海海面上或在不属于任何国家其他地区的地(水)面上的航空器内犯罪和行为。其意义在于:以国际条约确认航空器登记国的法律的域外适用,同时,以国际条约弥补了处在公海或不属于何国家的地区的航空器内犯罪可能出现的管辖空白,从而完善了惩治犯罪的管辖制度。 【爱文库】核心用户 By微0渺 上传 但《东京公约》并“不排除根据本国法行使任何刑事管辖权”(第3条8款),也就形成并行管辖制度。 不过,公约对航空器飞经国根据其本国法行使刑管辖权作出了限制规定,即除五种例外情况外,“非登记国的缔约国不得为对空器内的犯罪行使刑事管辖权而干预飞行中的航空器”。 所谓“干预飞行中的航空器”,

文档评论(0)

泰山之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