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细胞形态学探讨(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性粒细胞内可见球菌 1.无色透明; 2.白细胞数轻度升高; 3.淋巴细胞反应型,可偶见单核细胞。 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学特点 1.患者资料:女性,23岁,因感冒头痛发热6天,呕吐胃内容物多次,精神行为异常4天。 2.头颅MRI:左侧颞、岛及额叶及右侧岛叶异常信号影,并左侧额顶岛叶软脑膜异常强化,考虑病毒性脑炎。 3.治疗情况:给予抗病毒、降颅压及对症治疗,病情好转,无发热、无头痛,无胡言乱语。 案例 1.白细胞数多中度升高,部分轻度或显著升高; 2.多呈混合细胞反应; 3.中性粒细胞反应型; 4.淋巴细胞反应型。 结核性脑膜炎细胞学特点 1.患者资料:男, 21岁,因“突发头痛发热、视物模糊、行走不稳及发作性肢体抽搐4天”入院。 2.影像检查: –CT显示:脑积水; –MRI示:脑膜及脑干周围明显强化,考虑炎性病变。 3.初步诊断:脑积水。 案例 细胞学呈淋巴细胞反应型 发现抗酸杆菌 1.多无色透明; 2.白细胞数轻中度增高; 3.细胞学多呈混合细胞反应; 4.镜下发现隐球菌可确诊。 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学特点 1.患者资料:男性,41岁,头痛、发热2天,精神行为异常10小时入院。 2.影像检查:MRI平扫+增强,示膜膜强化,结合病史考虑脑膜炎。 3.初步诊断:头痛查因(病毒性脑炎?) 案例 墨汁染色 荚膜抗原乳胶凝集试验(+) 1.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2.淋巴-单核细胞反应; 3.单核细胞激惹表现; 4.发现肿瘤细胞可确诊。 脑肿瘤及脑膜癌病细胞学特点 1.患者资料:男,46岁,无明显诱因左侧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3月入院。 2.影像检查: – 外院头颅CT: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脑室轻度扩大; – PET-CT:右侧大脑半球及左侧部分额叶代谢降低,考虑为良性病变(脑炎可能);双肺炎症,双肺、双肺门及纵隔内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胃肠道、胰腺、肝脏及胆囊、胆总管内均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 3.入院诊断:颅内感染? 案例一 1.患者资料:女,19岁,大一学生,一年前突发头痛、呕吐、发热。辗转市内曾多家三甲医院,一直按非特异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经规范抗痨治疗40多天,病情无明显好转,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 2.影像检查:头颅及全脊髓MRI均明显强化,提示结核感染; 病例特点: – 发病当天有发热,之后没再发热; – 腰穿压力大于300mmH2O, – 初期脑脊液无色透明,蛋白弱阳性,白细胞数5/ul – 结核抗体阳性,涂片未找到抗酸菌。 案例二 细胞学诊断不能脱离临床而“纸上谈兵”; –实验室资料 –影像学资料 –病人症状、体征 –沟通 –动态观察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结语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L/O/G/O 体液细胞形态学探讨(二) 主要内容 一、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概述 二、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三、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用及案例分析 脑脊液概述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中的无色透明液体。主要在脑室脉络丛产生,流经第三、第四脑室,进入脑和脊髓表面的蛛网膜下腔及脑池,通过蛛网膜绒毛吸收回静脉。    脑脊液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和脊髓免受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提供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维持神经系统的弱碱环境(pH 7.31~7.34)。 成人脑脊液总体积约150ml,每天大约产生500ml 的脑脊液(0.35ml/min),每天更新3到4次。 主要通过腰椎穿刺获得。由于脑脊液渗透压及成分的原因,脑脊液中细胞易溶解退化,细胞形态完整性保持时间短。 脑脊液标本要求 细胞学检查一般取穿刺第三管。(第一管细胞培养,第二管生化或免疫学检查)。 量:细胞学检查至少需要1ml,3ml或以上更好。 试管:采用EDTA抗凝,避免标本凝固。 及时送检:应收集新鲜的脑脊液,并尽快送检(2小时内),防止细胞溶解退变。若镜下见溶解细胞,报告时应提示溶解,建议复查,以免误诊或漏诊。 如标本不能立即进行制片,应4℃短期冷藏,温度越低细胞保存时间越长,影响越小。预计标本储存时间超过48小时,可加入等体积的50%乙醇保存。 需特别引起重视的是细胞学标本永远不能冷冻。 脑脊液正常细胞 健康成人脑脊液细胞数:0-8x106/L,儿童脑脊液细胞数:0-15x106/L 仅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均来源于外周血(体积稍增大)。比例为:7:3—6:4之间。 未见红细胞、中性粒细胞 偶见脑脊液腔壁细胞:脉络丛、室管膜、蛛网膜细胞。神经元、脑组织。 淋巴细胞 脑脊液正常细胞 ①小淋巴细胞:是正常脑脊液中的主要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6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