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送审稿-安徽农业科学院
ICS? FORMTEXT DB
FORMTEXT 52
FORMTEXT ?????
DB FORMTEXT 34
FORMTEXT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FORMTEXT 34/ FORMTEXT ?????— FORMTEXT ????
FORMTEXT ?????
FORMTEXT 稻渔综合种养-稻鳖鱼生态种养操作规程
FORMTEXT Integrated cultivation of rice and fishery -Rules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ice, turtle and fish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FORMDROPDOWN
FORMTEXT ?????
FORMTEXT 2018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发布
FORMTEXT 2018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实施
FORMTEXT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 T×××—2014
PAGE \* MERGEFORMAT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鳖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生物工程学校、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蚌埠海上明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桐城市苏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阜阳市颍东区水产工作站、安徽黑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业林、毛栽华、程云生、侯冠军、王士梅、王芬、季索菲、张国前、王佳佳、郑露、苏友风、吴林、吴育春
稻鳖鱼生态种养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鳖鱼生态种养的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水稻品种选择和栽培、鳖鱼苗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控、水稻收割和商品鳖的迁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地区稻鳖鱼生态种养殖。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200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NY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47-2001 中华鳖配合饲料
3 环境与养殖方式
3.1 环境条件
3.1.1 稻田环境条件
稻鳖鱼生态种养应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无污染的稻田。土质为沙壤土,不渗漏,底部平坦,注排水方便,符合鳖、鱼的栖息习性要求,应符合 GB 15618-1995 和 NY/T 5010-2016 规定。
3.1.2 水环境条件
稻田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水量要充足。水源pH值在6.5~8.0之间,溶解氧含量4mg/L以上。应符合 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 5051-2001 规定。
3.2 基础设施建设
3.2.1 鳖沟与鳖溜
稻田面积5000m2~15000m2,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宽3m~4m、深1.0m~1.2m鳖沟,并在稻田四个拐角处各挖一个长4m~6m、宽3m~5m、深1.2m鳖溜。鳖沟、鳖溜总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
3.2.2 进、排水系统
进、排水口分别设于稻田两端对角处,在稻田一端的田硬上建进水渠道或管道,进水口用20目长型网袋过滤进水,以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稻田。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鳖沟的最低处,由PVC弯管控制水位,排水孔防逃网网目也为20目。进、排水口也可安装8孔/cm金属材料的防逃拦网。
3.2.3 饵料台与晒背台
饵料台与晒背台合为一体。饵料台宽0.5m~0.8m,长1.5m~2.0m,采用水泥板、木板、竹板或聚乙烯板搭建。搭建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漂浮固定于水面;第二种方式是设成斜坡固定于鳖沟水面,使其一端倾斜淹没于水中15cm左右,另一端露出水面;第三种方式是在田埂处倾斜设置,即一端搭在田埂上,另一端没入鳖沟水中10cm左右。饵料需投在露出水面的饵料槽中,为防止夏季日光曝晒,可在饵料台上搭设遮阳篷。
3.2.4 防逃设施
沿稻田四周距鳖沟30 cm~50 cm建设防逃墙和防逃网。防逃墙材料可选用砖砌墙、石棉瓦或彩钢板等,墙高40 cm~50 cm,砖砌墙需顶端出檐10 cm~12 cm;防逃网设置在外围,使用聚乙烯网片,高1.5 m~1.8 m,底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