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电场 球带负电还是正电
PAGE
PAGE 8
地球电场 地球带负电还是正电
可以这么理解,太阳带正电,所以地球带负电。太阳系是个原子,太阳是原子核带正电,地球是电子带负电。
根据大气电现象的探测,从静电角度来看,地球和大气近似形成一个漏电的球状电容器。由大气电测量表明:接近地球表面的电场是垂直指向地球表面,在晴天情况下,其数值约为 E=100V/m,而地球表面上的电荷密度-8.85×10-10C/m2,由此可计算得知,地球表面上携带总负电荷量为4.51×105C,大气的电流密度约为-3×10-12 A/m2。总电流约为1350安培,大气中消耗的总电功率P=5.2亿瓦。 地面上空频繁的雷电把负电荷带到地球上,维持地面的总负电量不变。雷雨云的上部一般带正电,下部带负电,云地间放电时,给地球带来负电,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秒约100次雷电,保持地面负电荷的稳定性。值得指出的是大气电场强度的迅速变化可引起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而促进作物的生长。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以及病害的发生频度原来还要受到大气电场的控制。
? 地电是地球内部不稳定的自然电流,在 HYPERLINK /view/781.htm \t _blank 地震发生前会有重大变化。这可以通过电阻率、自然电位和地电流的观测来研究。比如在地下相距几十米到百米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就能从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这种方法是不需外加任何人工电源。地球经常吸收太阳射来的质子, HYPERLINK /view/24430.htm \t _blank 质子带着正电,所以地球整体应带着正电,我们还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并且是越向中心靠近温度越高,可是还有一个现象鲜为人知,地球内部带着正电,越靠近中心带电量越大,由于地球内部温度约 4000~5000 ℃,地球内部带着正电,越靠近中心带电量越大。
? 整个地球由于自转使正负电荷分开,正电荷分布在地核,负电荷分布在地表,进而在外层产生一个环形电流,电流方向自东向西(电流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由此产生了由南相北的地磁。
? 地球上空有一层电离层,它是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地球表面带有约5×10^5C的负电荷。由于电场的作用,地球处于放电状态,但大气中频繁发生的闪电又对地球充电,从而保证了地球周围电场恒定不变。? 据科学推算,地心的压力为360万个大气压;地核的温度可达到6000K,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在这种巨大的高温和高压中,“固态地核”绝对不可能是我们常温状态下的固态物质,更不会是一些人所说的铁质地核。?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地核应该是一个由大量的正离子挤压在一起形成的“正电核”,具有惊人的密度。太阳是由高温物质粒子组成,并且相互间在不断的发生碰撞。物质粒子主要是由大量带电粒子构成,主要有带正点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及基本粒子。?
1.大气电场形成的基本过程
地球环境中,地球带负电荷、电离层带正电荷,这样我们生活的空间就有了大气电场。通常,晴天的时候,大气电场为正向空间电场,即场强方向指向地球。这个空间电场对生长于其间的植物具有显著地生理作用。?
2.地球大气体系的静电参数
?????? 根据大气电现象的研究表明,从静电角度来看,地球和大气近似形成一个漏电的球状电容器,地球表面带负电,大气带正电,距地表50公里高度以上的大气由于电离程度很高,可认为是一个理想导体。由大气电测量表明:接近地球表面的电场是垂直指向地球表面,在晴天情况下,其数值约为 E0(r0)=100伏/米,而地球表面上的电荷密度-8.85×10-10库仑/米2,地球表面上携带总负电荷量为4.51×105(库仑),大气的电流密度约为-3×10-12(安/米)2。
????? 已知地球表面与电离层的电压及大气中的电流,便可求出大气中消耗的电功率P=5.2(亿瓦)。提供5.2亿瓦电功率的电源是大气中的雷电!因此常说,大气是一部分忙碌工作着的电机。
3.植物生物电流形成的电动力学模型
?????? 大气中的电荷在大气电场作用下移动,产生1350安培的稳定电流,从而把正电荷输送到大地上,则地球上的负电荷将迅速被中和,为什么地面上的总电量 库仑能保持恒定呢?回答是:地面上空频繁的雷电把负电荷带到地球上,维持地面的总负电量不变。雷雨云的上部一般带正电,下部带负电,云地间放电时,给地球带来负电,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妙约100次雷电,保持地面负电荷的稳定性。值得指出的是大气电场强度的迅速变化可引起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而促进作物的生长。
4.植物光合作用的大气电场调控原理
在空间电场强度不太强及植物生活体系总电导率不变的条件下,感应的Ca2+输运电流?的变化仅取决于空间电场强度的变化。在?t的任何时间段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