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疗效观察.PDFVIP

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疗效观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新中医 2006年5月 第38卷第5期 · 62 · NEW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y 2006Vo1.38 No.5 【文章编号】0256—7415(2006)05—0062—02 “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疗效观察 许舜沛,庄礼兴 (广州中医药大学 针推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摘【要】目的:观察 “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0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采 用针推五步法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电针治疗。6次为 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23例,好转 13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 10例,显效4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电针组。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针灸疗法;推拿治疗;舒筋整复手法 【中图分类号】R274.981.53 【文献标识码】A 自2001年以来 ,笔者采用 “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 出,累及 k神经根 ,加环跳 、承扶 、足三里 、公孙穴;k~S- 突出症 ,取得 良好效果 ,结果报道如下。 椎间盘突出 ,累及 s。神经根 ,加环跳 、殷 门、阳陵泉、悬 1 临床资料 钟 、昆仑 ,均配合电针治疗。 观察病例均符合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中腰椎间盘 2.1.2 推拿理筋整复 由轻到重反复进行 ,在阿是穴及环 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 ,共 103例,随 跳 、殷门穴用肘尖重按揉,然后在悬钟、承山穴反复用拇指跪 机分为 2组。治疗组 61例,男37例,女24例;年龄 24—63 推治疗 ,并用拇指端用力按揉昆仑穴。①提腿抖腰,减少内 岁,平均 43.5岁;病程 3天 一8年 ,平均 6月;L4一s突出者 压:患者俯卧位 ,助手固定患者上身 (或患者双手抓住床边), 28例 ,L5一s.突出者 33例 ;腰椎间盘右侧突出合并右下肢放 术者双手抓住患者双踝上部 ,使患者双下肢离床 ,与水平线成 射性疼痛 38例,左侧突出合并左下肢放射性疼痛23例 ;其 15。,然后缓慢用力拔伸后回放休息片刻。术者再突然用力拔 中 2节 以上突 出者 23例 。对照组42例 ,男 24例 ,女 18 伸牵引,拉力约30—60kg不等。进行 1~2次,并缓慢抖动腰 例 ;年龄 25 60岁,平均 42岁 ;病程 4天 一8年,平均 6 部,频率可根据病情而定 ,反复进行 1—2次,以病人痛减为 月;L4 突出者 19例,k—s突出者23例;腰椎间盘右侧突 度。牵引抖动时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单踝或双踝抖动 (有心血 出合并右下肢放射性疼痛者22例,左侧突出合并左下肢放射 管、高血压患者慎用)。②压腰扳腿 ,增加外压:患者俯卧 性疼痛者 20例;其中2节以上突出者 19例。2组病例均有 位,腰部放松,术者站在左侧 ,左手按压腰骶部 ,右手前臂托 典型的腰痛及下肢反射疼痛、腰腿活动受限、病变腰椎棘旁 于患侧大腿下 1/3部位,使双下肢离开床面。以人体轴线为 局限性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均为阳性。2组性别 、年龄 、病 中心作顺逆时针摆动4次后 ,双下肢托手使下肢后伸上抬 ,左 程和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手按压患椎 ,反复进行 2—3次。如果体形肥壮、脊椎生理弧 0.05).具有可 比性 。 度减少并呈板硬、难以上抬双下肢者,可采用屈膝顶腰后伸扳 2 治疗方法 法。术者屈一膝部,用膝顶住腰部患椎 ,双手同时握住双踝上 2.1 治疗组 采用 “针推五步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