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领域的饮食文化研究-舍我纪念馆-世新大学
7 1 265-290 2017 1
DOI: 10.6123/JCRP.2017.010
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
「煮吃師傅」口述史與社會記憶
Food Culture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ral History of Chefs and Social Memory
陳玉箴*
Chen, Yu-je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壹、前言
主要源起於人類學、歷史學的飲食文化研究近年來在文學、社會學、文化
研究等多個學門逐漸得到重視,累積不少研究成果。在傳播研究領域,近十年來
也產生了約三十幾篇相關研究,雖以碩士論文為主,但儼然成為一個新的研究主
題,值得關注其發展。
檢視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在2007 年之前僅有一篇,為報紙美食記者
蔣豔蓉(2001 )。從《中國時報》、《民生報》餐飲版面的變化探討臺灣飲食文
化的變遷,主要指出「美食」在週休二日後逐漸成為平面媒體的重要報導題材,
媒體報導亦能影響消費者的餐飲內容。2007 年後 ,相關研究快速增加,多圍繞
在新興的美食部落格現象,飲食書寫則是另一個受重視的範疇。整體而言,當前
1
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可大致分為如下主題 :
* Email: yjchen@ntnu.edu.tw
2015.4.25
1 2015 4
266 JCRP, 7(1), January 2017
一、傳統媒體飲食再現的內容分析
以報紙、電視、電影等傳統媒體對飲食的報導、再現為分析對象。除了前述
蔣豔蓉一文外,尚有吳佳玲(2008 )以《飲食男女》等電影討論華語飲食電影中
的記憶與認同、宋良音(2009 )以四大報的美食新聞報導為研究對象,分析其標
題、導言、內文、結語等、林靜旻(2011 )探究美食雜誌在日式飲食文化引介上
扮演的中介性角色,及高上宜(2013 )分析電視的美食專題,張翠文(2014 )則
以對四大報客家美食論述的分析為基礎,進行客家美食的閱聽人研究。
二、美食部落格、討論區/Facebook /網路美食資訊搜尋現象
分析
在網路、部落格興起之後,美食部落格開始成為傳播系所關注的對象,以
此為研究題目的就有十餘篇碩論,在所有傳播領域的飲食研究論文中,此題材文
章數目最多,特別受到資訊傳播、傳播管理研究者青睞,主題涵蓋部落格美食書
寫、部落格行銷、網路口碑 、美食資訊搜尋、美食品牌網站分析,乃至新近的
Facebook 美食粉絲團等,也有將美食部落格與電視新聞報導進行傳播效果比較的
論文。
三、飲食書寫的語藝或敘事分析
此主題多以飲食作家、食評家的書寫文字為焦點,對其主題、結構、語言
進行語藝或敘事分析。隨著飲食相關出版品的蓬勃,討論的例子涵蓋多種傳播
文本,如飲食文學、養生書、美食評論、網站廣告等。其中較特別者為黃芮琪
(2013 )並非針對任何書面文本,而是從家庭敘事的角度,分析個人家庭共食情
境下的對話、敘事,檢視家庭中飲食、記憶與生命傳承之關聯。另一較特殊的主
題是林玉珍(2010 )從語言面向,分析客語飲食烹調動詞的語藝與文化意涵。
四、農推與觀光
除前三大主題外,有少數論文是採取農業推廣、觀光等不同研究視角,如賴
守誠(2013 )將農會家政推廣員視為「文化中介者」,分析地方烹飪技藝的傳承,
類似者如周宜潔(2009 )討論農會家政班的文化中介者角色及其對飲食品味塑造
的影響。其他主題尚有:消費者對農產品新食用方式的接受度、主題餐廳體驗等。
7 1 2017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