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经典咏流传看歌曲的经典化方式.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经典咏流传看歌曲的经典化方式

2018 9 /艺象点击/ 年第 期 68 从《经典咏流传》看歌曲的经典化方式 陆正兰 内容摘要:文艺作品经典化通常有两个环节:社会选择与历史保持。但在这两个环节上,歌 曲与其他艺术门类都表现出不同。歌曲主要是靠媒体引导的歌众选择,靠歌众自觉传播, 在不断翻唱的流传链中,歌曲被歌众经典化。歌曲的“块茎模式”传播和不断脱离原语境的 “老歌翻唱”,动态地保持了经典库歌曲。歌曲这种经典化的模式或许能给其他文艺门类经 典化有所借鉴。 关 键 词:经典歌曲 经典化 块茎式传播 老歌翻唱 创作式解码 DOI:10.19324/j.cnki.zgwypl.2018.09.009 歌曲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体裁之一,它 经典化离不开两个环节:社会选择与历史保 具有艺术审美功能,亦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 持。对任何艺术品,文艺评论家、传播机构、 群体、集团之间的交流媒介。随着文化产业的 接受者大众等都可以参与经典的社会选择与 发展,当代歌曲作品生产数量迅猛增长,各种 历史保持,但几方起的作用不同,且在历史不 风格的歌曲层出不穷,如何在这些众多作品中 同时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引领大众,尤其是青年受众?如何选择有文 比如历史上的文学经典主要依据精英批 化价值的经典歌曲,并让这些经典作品走入人 评家们的挑选,就像六朝钟嵘的《诗品》,在 心,做到真正流传?本文试图以近年一些成功 122名诗人中挑出上品12人,靠的是比较,依 的歌曲类电视节目为例,探讨经典与流传之间 据标准是仿汉代的“九品论人,七略裁诗”。 的关系,以及歌曲经典化的特殊方式。 而当代文化对经典的选择似乎有些变化,多 了另一种经典化的方式,即“群选经典”。正 一、社会选择与歌曲的经典化 如学者赵毅衡所论:“群选经典的名家,是群 经典,即一个成熟文化从历代积累的大 众需要的文化世界的提喻,大众无法接触全 量文学艺术作品中选出少数公认的精品。经 部艺术家,于是他们选择一人或某几个人,作 典化,指经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断更新。 为文化的替代性提喻,而每个时代面对一个 从《经典咏流传》看歌曲的经典化方式 69 [1] 新的文化,会需要自己的提喻。” 当前这种大 首先,词曲是一首歌的意义中心。《经典 众群选经典化,主要靠投票、点击、购买、阅 咏流传》中反响很热烈的歌曲之一是《苔》。 读、观看方式,以达到积聚人气和数量的连 这是一首300 年前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无名 接。它们和精英式的批评相比,往往更注重 小诗,并不列在我们所熟悉的唐诗宋词的经 从人到作品,而不是从作品到人。这两种经 典目录中,演唱者也不是为人熟知的明星歌 典化方式有时会互相抵触,但它们在当代社 手,而是普通的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以 会共存,都对文化的传播发生作用。 朴实的曲调,演绎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 然而,并非所有的艺术门类都遵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