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OVO · 中草药 ===e=a 第 QS 卷 第 V 期 =OMNR 年 R 月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研究
1 2 2 1 1* 2 2
周 佳 ,周先丽 ,梁成钦 ,苏小建 ,李伯林 ,卿亚艳 ,吴园娥
1.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2.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 的化学成分。方法 使用硅胶色谱法、反相硅胶色谱法及半制备 HPLC
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铁皮石斛 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4 个化合物,分
别鉴定为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N)、异鼠李素-3-O-α-L- 鼠李糖基 (1→2)-β-D-吡喃葡萄糖苷(O )、conicaoside (P )、
3,4,5-三甲氧基苯-1-O-β-D-吡喃葡萄糖苷(Q )、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葡萄糖苷(R )、4-(3′-羟丙基)-2,6-二甲氧基苯
酚- 3′-O-β-D-葡萄糖苷(S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 )、紫丁香苷(U )、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V )、(+)-丁香脂
素(NM )、丁香脂素-4′-O-β-D-单葡糖苷(NN )、柚皮素(NO )、对羟基苯甲酸(NP )、4,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NQ )。
结论 化合物 N~S 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发现,T~U 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发现。
关键词:铁皮石斛;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α-L- 鼠李糖基 (1→2)-β-D-葡萄糖苷;3,4,5-三甲氧基苯-1-O-
β-D-吡喃葡萄糖苷;紫丁香苷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09 - 1292 - 04
alfW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9.007
a
1 2 2 1 1 2 2
ZHOU Jia , ZHOU Xian-li , LIANG Cheng-qin , SU Xiao-jian , LI Bo-lin , QING Ya-yan , WU Yuan-e
1.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2.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W l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 resources. j 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repeated column
chromatography with silica gel and ODS column, and semi-preparative HPLC.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spectroscopic data.
o Four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70% ethanol extract of D . officinale and identified as: benzyl-O-β-D-
glucopyranoside (N), isorhamnetin-3-O-α-L-rhamnopyranosyl (1→2)-β-D-glycopyranoside (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