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科学杨叔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与科学杨叔子

诗 词 与 科 学 华中科技大学 杨叔子 内 容 一 从我国原典“观”字谈到诗词 二 中华诗词与科学相通 三 中华诗词对外处世的功能 四 中华诗词对内待己的功能 《周易·贲卦·彖辞》: 《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老子》(对整个外部世界): 第十六章:(对自然界)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第五十四章:(对社会)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以此。” 《论语·阳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对人,对个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科学、人文的功能: 科学:客观世界,符合规律。 可归为“是什么”。 求真。立世之基。 人文:精神世界,终极关怀。 可归为“应是什么”。 求善。为人之本。 科学(真)为人文(善)奠基; 人文(善)为科学(真)导向。 科学、人文的形态: 科学:以抽象的定量(数量)的模型或公式, 面向某一类事物或现象, 从各自的特殊、个性中, 概括出它们的一般性、共性; 从而在相应的领域中 有普适性, 并能引导进一步认识、适应、应用乃至改造 具体的事物或现象。 人文:以形象的定性(文字、语言)模型 面向某类、某个具体事物或现象。 深刻描叙、揭示其某特殊性、个性、侧面; 从而在相应的领域中。 似乎无普适性。 但是,一般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 从而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可供想象、思考、品位、 领悟、开拓。 诗词 最人文: 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于谦: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毛泽东: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中华诗词: 思想之蕴涵,意境之深邃,感情之充沛, 语言之丰富,文字之凝练,音韵之优美, 风格之纷繁,技艺之高超,流传之广泛, 引力之强大,潜力之难估,活力之无穷。 无可伦比!!! 二、 中华诗词与科学相通 科学、人文,同源、共生: 同源于实践, 共生于人脑, 同来于人脑 对客观世界中实践的反映与 对此反映的主观加工, 同产于外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 不可分割的结合与统一。 人文、科学,同源、共生、互通: 深入实践,源于实践,高于实践; 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 (一) 承认客观实际; (二) 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 (三) 追索客观实际的规律。 科学如此,人文也如此!诗词也如此! 科学、人文,同源、共生、互通: 生于大脑,来于反映,高于反映; 反映精神世界及其感悟性、多样性: (一) 体现精神世界的感悟; (二) 反映精神世界的多样; (三) 满足精神世界的追求。 人文如此,诗词更如此,科学也如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 神似?形似? 神似,艺 — 提取“本质” (数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