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意课堂诗意人生走近师王崧舟
诗意课堂 诗意人生 走近名师——王崧舟 仙居县第七小学 泮俏静 听他的课你是不需要记录的。因为当你置身于一个离奇的世界里,你会发现自己已深深沉醉,你的目光充满了惊奇与感动,你不愿意错过这一座山,也不愿意漏掉那一片海!一处一景,一步一叹。各有各的风雅,各有各的魅力。沉醉在这样的境界里,你惊叹不已,屏息凝视。你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他游走,你和学生一起,心甘情愿地哭了,笑了,感动了,又回味了。制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王崧舟。 ----摘自网友评论 一、走近王崧舟:知其人,读其著 王崧舟, 1966年生,浙江上虞人。中学高级教师。系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1984年参加工作,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2001年作为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首位引进人才,任拱宸桥小学校长。他一直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先后应邀赴全国23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600多节次、讲座120多场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语文教学风格。他的语文课先后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 二、走进王崧舟:思其言,悟其道 (一)语文教育哲学观:生命语文 (二)语文教学原则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诗意的栖居 (三)语文教学策略观:引领学生在感悟中学习语文 (四)语文教学风格观:举起“情感派”的语文大旗 (五)语文教师素养观:有境界自成高格 (一)语文教育哲学观:生命语文 “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才是语文的生命化教育,这也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二)语文教学原则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诗意的栖居 你心目中理想的学生是怎样的,请列出最重要的三条? 1、像阳光一样灿烂。 2、像大海一样宽容。 3、像空谷一样纯真。 “飘摇的语文教学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应是语文哲学的大境界。语文哲学的诸多范畴,如:工具与人文、学文与做人、继承与发展、感悟与理解、尊重文本与拓展资源、课内得法与课外得益等,都应归宗于中庸这一元智慧。” 诗意栖居的八项原则 1、诗意的灵魂:价值引领。 2、诗意的血脉:文化传承。 3、诗意的旋律:精神诉求。 4、诗意的光华:生命唤醒。 5、诗意的情怀:感性复活。 6、诗意的风采:个性高扬。 7、诗意的神韵:智慧观照。 8、诗意的境界:心灵对话。 (三)语文教学策略观:引领学生在感悟中学习语文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感性的语文只有用感性的办法来学才能使孩子们的语言与精神如甘泉般盈活。” ---王崧舟 案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一)感悟 (1)什么是感悟? 《现代汉语词典》:“有所感触而领悟”。 《辞海》:“因感动而醒悟”。 (二)感悟教学策略 1、在“潜心涵咏”中感悟 案例: 《草船借箭》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3、在“联系语境”中感悟 案例: 《小珊迪》 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了。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怎么引导学生感悟这段话的内涵呢? 一、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可怜。 二、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善良。 三、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诚信。 4、在“比较品评”中感悟。案例: 5、在“激活想像”中感悟 6、在创设情境中感悟 案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朱建淑 这个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当同龄人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病魔把他折磨得有气无力,这句话怎么读?)-----生读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欢呼雀跃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读句子 当同龄人牵父母的手漫步林荫道上,享受家庭的温馨与快乐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读句子 (四)语文教学风格观:举起“情感派”的语文大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