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首

诗词五首 音 读 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 却话: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 将息: 3、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谁边: 意 读 结合课下注释,识记文学常识,理解诗词大意。 文 学 常 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夜雨寄北》是作者滞留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的诗。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其前期作品多写悠闲生活,如《如梦令》;后期作品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如《声声慢》。常用白描,语言清丽。著有《漱玉词》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佑进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词风豪迈,对后世影响很大。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浪淘沙.北戴河》是作者1954年在北戴河游泳后即兴写成的。 诗 词 大 意 1、《夜雨寄北》: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下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翻滚象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的雨点像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3、《如梦令》: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依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念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着回答:“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红的渐少,绿的见多了吗?” 4、《声声慢》:独处陋室东寻西觅,一切都在乱中失去,永远都无法寻觅;冷冷清清的环境,空空落落的心情,凄凉孤独又惨痛,想想令人心肺痛。忽冷忽热的 秋季,最难以令人将息。酒入愁肠无热意,怎抵夜晚冷风急。丈夫已去书信无,故雁南来情更凄。地上黄花到处是,谁来共摘同怜惜!独自一人窗边坐,怎么捱到黑夜里!黄昏又下绵绵雨,点点滴滴落心底,孤独冷清又难捱,一个愁字怎能提! 5、《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着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全被汪洋所遮没,也不知飘去了哪边?往事已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扬鞭,东巡至碣石吟诵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美 读 从五首诗词中找出和“雨”有关的诗句。 “巴山夜雨涨秋池” 优 美 诗 句 赏 析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声声慢》中“秋雨梧桐”是表达什么情感的意象?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其间饱含了词人的忧愁与惆怅。 一开头就是“寻寻觅觅”,这是没有来由的。寻觅什么?她自己也不清楚。接下来是“冷冷清清”,再看下去,“凄凄惨惨戚戚”,问题更严重了,冷清变成凄惨。 下半阙,词人心事更沉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比《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更惨了,不但憔悴,而且干枯了。 所以,词中是一种特别的情绪,是孤单、凄凉、忧愁、惆怅…… 毛泽东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是从哪个角度写的,显示了作者怎样的气度? 这是俯视的角度,将幽燕和大海尽收眼底。这不仅是躯体的高度,而且是精神的气度。这种气度无疑是很宏大的。 “雨”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熟悉的。我们平时习惯于看雨、听雨,我们还很少像诗人、作家一样去用心的感悟“雨”,相信学习了本课对大家的写作会有所启迪。 * 诗 词 五 首 《夜雨寄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如梦令》 《声声慢》 《浪淘沙》 给下列字注音 涨秋池 风骤 寻觅 戚戚 憔悴 幽燕 萧瑟 (zhǎng) (mì) (qiáo cuì) (xiāo sè) (zhòu) (qī) (yān) 何时能够。 重提,再说。 忽然 养息 何处,哪里。 (赏 析 优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