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词汇化与话语标记形成董秀芳.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 1( 79 ) * 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 董秀芳  本文分析“谁知道”和“别说”这两 个话语标记的形成过程和功能,指出它们 为 话语标记是词汇化的结果,并概括了话语标记形成中的 一些规律。通过词汇化形成话语标 记的过程是话语中经常连用的成分的组块化与一体化, 其意义是话语意义的规约化和语义 化。汉语的话语标记很多都来自包含动词性成分的结构,其最初的句法位置可以在小句首, 也可以在小句末。话语标记倾向于保持自由的地位,不发生粘着化,在语形上可以存在变体 形式。从话语标记的形成可以看到词汇化与语法化是密切相关的, 二者可以有一致的演变 结果, 也可以在同一语言形式上相继进行。  词汇化 话语标记 规约化 语用推理   Schiffrin(1987 )、Fraser(1996、1999 )、Traugott Dasher(2002 ), (discoursemarker), (discourseconnectives), ① 。,, ,,, ,。 ,。 (sujectivity)(“”, 200 1 a) (procedural)。 (Traugot,t1995、1997;TraugottDashe,r2002 ), 。, (proceduralmeaning)。 (conceptualmeaning)。, (assertion), 。 。 (, 2005 ) ,, * , 、 , 、, 。 50 : 。 ,, 、、 。 , 、、。 (Traugott Dashe,r2002:156 ) (2005 a),, 。。 ② ,。 “、、、、”(, 2004 a)、 “”(, 2004 a;, 2004 )、“、”(, 2005;、 , 2006 )、“”(, 2004 ;, 2006 )、“”(, 2005 )、“”( , 2006 )。 ③ (conventionalization)。 , , ④ , 。 , ,。  :“” , “”,, ,, 。“”, “”。 “” ( , ): (1 ),,“” ? , “”, 。“” 。 (2 )。 “”, 。 (3 ),, ,,。 , “”,, ⑤ “”(donkeysentence), “” (variale), “”。“”“”,。“” ,“”, , 。 , “”。 (4 ), ? “”,, “” 。“”“ 51 2007 1( 79 ) ”。“” X, “”“X”。 , 。 , , ,。 , “” 。, “”, 。,。 “”, 。:, 。 (invitedinference)(Traugott Dashe,r2002: 17 ) (utterancemeaning), ,, (semanticization)。 (Hopper Traugot,t2003:235 ) : (5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