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推荐语 《乌有先生历险记》系由河北省邢台市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为高考文言文复习而仿古自编。这篇两千来字的文言文,不仅是一篇生动引人的故事,而且是一套富有创造性的文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题。它囊括了当时的中学课本中几乎全部的文言词法、句法知识,认真读此文并按“说明”的要求进行训练,对复习、掌握中学的文言知识,会有很大帮助。加之故事情节十分生动曲折,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大家很容易进入角色,枯燥的文言复习也能平添几分乐趣。 第一段正文阅读 (1)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勾连教材实例 1.布衣:(平民,普通百姓)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本布衣,躬耕与南阳。《出师表》 布衣之怒,以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2.且:(副词,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吾攻赵旦暮且下。《信陵君窃符救赵》 3.齿:(并列,同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4.誉:(称赞,赞誉)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5.乎:(相当于“于”,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6.目:(看待) 军中不敢以说书目敬亭。《柳敬亭传》 7.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陈情表》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8.惟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惟务读书”)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命是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9.数(shuò):(多次,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0.拜:(授予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11.鄙:(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12.素善:(一向与……交好) 公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13.期(jī)年:(满一年,整整一年)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段译文 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他年龄将近七十岁,以种植桑麻五谷来维持生活,不愿和庸俗的人为伍,别人对他的毁谤与赞美全都不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海阳亡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十三岁了,致力于读书做学问。朝廷多次拿官职授予他,他都不上任,他说:“我只是边远小邑镇一个乡村平民,不能够胜任一个跑腿的小吏,(还能做什么官呢?)亡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乌有先生)。 第二段正文阅读 (2)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 勾连教材实例 14.说(yuè):(通“悦”,高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 秦王不说。《唐雎不辱使命》 15.遐:(远)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16.无以:(固定结构,没有用来……的(办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17.敝:(对自己一方的谦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崤之战》 余则褞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18.今者:(“者”,用在时间词后,协调音节助词)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 19.盖(hé):(通“盍”,何) 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20.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献诸抚军。《促织》 21.相与:(固定结构,一起,一同)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22.夜阑:(天快亮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3.翼日:(通“翌”,第二天) 翼日,进宰。《促织》 24.要(yāo):(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桃花源记》 25.把酒:(端着酒杯)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岳阳楼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26.治乱:(太平与混乱) 明于治乱。《屈原列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