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卷 第9期 应 用 化 学 Vol.27No.9
2010年9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Sep.2010
电化学方法制备高分散Pt/CMK3及其
对甲醇电化学催化性能
a a,b a a b b
李 恒 孔令斌 张 晶 王儒涛 罗永春 康 龙
a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50;
b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730050)
摘 要 采用直接电化学还原法在介孔碳(CMK3)载体上直接电沉积高分散的铂纳米颗粒,制备 CMK3复
合铂纳米颗粒电极(Pt/CMK3)。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铂纳米颗粒非常均匀的分布在CMK3上,平
均粒径约5nm。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分析了催化剂不同负载铂含量时氯铂酸的利用率,在理论铂质量分数为
20%时,这种方法制备的Pt/CMK3所使用的氯铂酸的利用率最高,在 1mol/LCHOH+05mol/LHSO溶
3 2 4
液中循环伏安测试电流密度达到382A/g。在相同实验条件下,Pt/CMK3电极对甲醇电催化活性远高于
Pt/XC72(炭黑)电极和用常规电沉积方法制备的Pt/CMK3电极。
关键词 介孔碳CMK3,电沉积,铂,燃料电池
中图分类号:O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0)09106506
DOI:10.3724/SP.J.1095.2010.90771
甲醇直接燃料电池(DMFC)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液体燃料来源方便以及对外部环境要
求低等特点,有希望成为新一代能源。由于DMFC的实际运用中存在催化活性不高、易中毒和价格昂贵
[12]
等缺点,而没有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 制备出二元、三元金属催化剂,并
且选择新型的具有纳米结构的碳基材料作为载体,如碳纳米管、碳纳米线、碳纳米球和介孔碳等提高其
催化活性和抗中毒能力。其中介孔碳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如高导电框架结构、规整的孔道结构以及很
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使得介孔碳为载体的催化剂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性能[34],所以介孔碳作为新型催
[34]
化剂载体材料被广泛关注 。铂是常用DMFC的贵金属催化剂,铂电极的制备方法会影响到颗粒大小
[5]
和分散度,同时很有可能影响到铂的表面形貌 。化学还原方法制备铂催化剂时,制备过程中会引入新
[6]
杂质 ,这些杂质很可能影响催化剂的活性,而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催化剂具有体系简单、副产物少、
合成手段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以碳钠米管为载体的催化剂合成中被广泛利用制备高
[78]
催化活性的金属/碳钠米管复合材料 。但是在采用介孔碳为载体时,由于CMK3介孔碳粒径较大,
一般在几百纳米以上,采用常规电化学方法制备CMK3介孔碳负载铂催化剂不利于铂颗粒在介孔碳中
的分散,所以采用介孔碳为载体制备复合电极时大多采用化学方法合成,而利用电化学方法合成的则鲜
有报道。本文采用新的电化学合成方法,使铂颗粒较好的电沉积在CMK3介孔碳上,且分布非常均匀,
粒径较小,对甲醇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JEM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 JEOL公司);ASAP2020M型氮气吸脱附表征仪(美国
Micromeritics公司);CHI660C型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电化学测试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