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
- PAGE 2 -
绪论
1、学习这门课的主要意义(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矿场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和物探同属于应用地球物理学科。物探属于地面地球物理石油勘探,测井是井孔地球物理。某一地区经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地面地球物理勘探之后,显示可能存在油气藏,就需要进行钻井,但是钻井的成本很高,而地面勘探限于对一个地区的广阔方面的勘探,它(物探)的分辨率很低。如何对深达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地质剖面作出细致、准确的描述,判断油、气、水的存在呢?测井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并大量应用于剖面地层对比解释构造问题,研究沉积相、油藏描述工程中进行地层分析和油气评价也主要依靠测井资料。另外,生产动态测井则为采油工程提供了快速、廉价的监测和井内情况的诊断手段;钻井工程中利用测井资料控制钻进、找窜、确定吸水剖面、检查固井质量、检查增产效果等越来越普遍。因此,测井又称为石油工业的眼睛,培养勘探、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测井学科是必备的知识。
2、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测井方法与原理(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三大类共10章);
测井资料数字处理与综合解释(储集层岩性、储集物性、含油性、裂缝的评价与识别);
其它测井方法简介(地层倾角测井、生产动态测井以及其测井等)。
这门课将从系统讲述测井方法与原理出发,建立基本概念,为正确认识和利用测井曲线奠定必要的基础。
3、这门课的主要特点
4、对同学们的主要要求
绪论中,将主要介绍的内容:
什么是测井? 测井的工作过程?
测井方法及主要应用? 储集层分类及其评价的主要参数?
课程设计1:应用测井资料研究地层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相。
2:应用测井资料研究地层的生油岩分布及生油能力
3:应用测井资料研究地层的的物性和含油性
4:应用测井资料研究生产井产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一、测井简介
1、测井
测井—用各种专门的仪器沿井身测量地层的各种物理参数,将所得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判明油气藏和其它矿藏的方法。测井是寻找油气田和其它矿藏的重要手段,探查地下矿藏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钻井取心等(但成本高);
间接法—以测井及其解释为主。
2、测井工作过程
① 测井设备
②测井过程
资料的获取,即获取测井曲线的过程
使用专门仪器,下入井中,由绞车上提仪器,在这一过程中记录地层剖面的各种物理参数,得到的是物理参数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模拟曲线,数字)
测井资料的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
通过测井资料的数字处理和综合解释,将各种物理参数转化为地质参数,并结合钻井、地质、采油等资料,判断油气水层。
3、测井方法的分类
按技术服务目的分
按所研究的地层物理性质分为
4、测井系列
目前已经发展并投入经济运行的测井方法很多,有常规测井方法、生产动态测井方法,还要目前的一些测井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成象测井、核磁测井等。但是一种测井方法一般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反映地层的某种性质,无法得到地层的全面认识,而考虑的测井费用等问题,又不可能对一口井进行所有的测井项目。因此,必须根据地质要求选择一套经济实用的测井方法,组成测井系列,它主要以解决地质问题为主,可能包括不同的测井方法。
5、测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正的应用
①判断岩性、划分储层,确定其厚度和深度
②计算储层的物理参数(Φ、K)
③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Sw,判断含油性
④确定地层本身的一些物理参数,如密度
⑤开发过程中提供动态监测
⑥检查固井质量,计算地层压力等。
小记:世界上第一次测井是由法国人斯仑贝谢兄弟与道尔一起在1927.9.5实现的,我国第一次测井是由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先生1939年12月20日在四川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实现的。(提提张庚骥先生的崇高威望)
二、储集层
测井以涉及到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测井方法与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测井技术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但就这门课来讲,其重点仍然是储集层的识别与评价问题。
1、储集层的概念
众所周知,油气是点点滴滴存在于岩石的孔隙、缝洞中,因此并非所有的岩石都可以储存油气,只有那些具有储存油气的空间,同时这些储存空间又具有连通性的岩层才能称为储集层或渗透层。
储集层又称渗透层,必备的两个条件:
孔隙性:具有良好的储存空间(孔隙、裂缝、洞穴等);
渗透性:存储空间是相互连通的,流体可以流动。
2、储集层的划分(按岩性划分储集层)
①碎屑岩储集层(约占40%左右),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储层等,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的粒间孔隙为主,测井对这种储集层解释效果最好;
②碳酸盐岩储集层(占50%左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生物灰岩、鲕状灰岩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