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运用.docVIP

激励机制在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运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激励机制在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运用 HYPERLINK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陈乃玲 张隐 2009-2-21 8:13:25  HYPERLINK /user/Index.asp 我要投稿  HYPERLINK javascript:window.open(/do/add?it=+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title.substring(0,76))+iu=+encodeURIComponent(location.href)+fr=ien \l nw=1,_blank,scrollbars=no,width=600,height=450,left=75,top=20,status=no,resizable=yes); void 0 \o 收藏的网页将被永久地保存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摘 要: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是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高校逐步适应市场经济,步入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   摘 要: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是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高校逐步适应市场经济,步入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但新一轮的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从分析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激励机制在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并就激励机制在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中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分配制度;激励机制   Abstract: Personnel distribution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reform in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system. It is critical to university adaptation to market economy. However, some problems emerge in the new round reform.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form, discusses the role of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chanism.    Key words: university; distribution system; incentive mechanism       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高校逐步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步入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自2000年以来,新一轮的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虽然令“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新的校内人事分配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如 HYPERLINK /book/manage/hr/welfare/Index.shtml 薪酬差距过大、强化岗位管理、忽视内部激励措施等现象,极大地抑制了激励机制在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发挥,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笔者试从激励机制的视点出发,分析我国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现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这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推行的,其目的是在强化岗位聘任、实施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加大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以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绩优酬”的原则。   目前许多高校正在尝试这一改革,将国家规定的工资构成中被称为“活工资”部分的津贴及学校自筹的资金,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强化岗位、以岗定薪”的原则实行了岗位津贴制度。根据岗位重要程度和岗位职责大小将岗位分成3类9级,每级设有不同的津贴。[1]从实践的效果上来看,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起了新的工资结构和分配机制,这有助于建立一套能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 HYPERLINK /book/manage/leading/hr/Index.shtml 用人才的新机制。但改革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显著的积极效应,又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表现在这新一轮校内分配制度改革的显著特点就是将校内岗位津贴“拉大差距”,有的高校最高一档津贴标准是最低一档津贴标准的17倍之多。毫无疑问,拉开收入差距,体现了“按劳取酬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