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韩非子与法家哲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非子与法家哲学

韓非子與法家哲學 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為管子、商鞅、慎到、申不害及韓非,當中尤以後者最為重要。 其著述見諸《韓非子》一書。現代譯注可參看陳奇猷《韓非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 一 「法」的觀念 韓非的哲學以政治哲學為主,當中,以「法(律)」的觀念最為重要,這也是其與管子、商鞅等人被稱為「法家」的主要原因。 他以為,治國之道,在於依法治國。他說: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子.有度》) 故當今之時,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則兵強而敵弱。故審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則主不可欺以詐偽;審得失有權衡之稱者以聽遠事,則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輕重。(《韓非子.有度》) 國之強弱治亂,決定於是否能依法治國。 他的觀點,是針對儒家的德治或人治思想而發。他說: 今世皆曰『尊主安國者,必以仁義智能』,而不知卑主危國者之必以仁義智能也。故有道之主,遠仁義,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譽廣而名威,民治而國安,知用民之法也。(《韓非子.說疑》) 釋法術而心治,堯不能正一國。去規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廢尺寸而差短長,王爾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術,拙匠守規矩尺寸,則萬不失矣。君人者,能去賢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萬不失,則人力盡而功名立。(《韓非子.用人》) 如沒有了法律,即使是賢能君主如堯帝,也不能治理好國家;相反,如果有法律,即使是庸碌的君主,也可以治理好國家→依法治國重於以人治國 他主張依法治國,特別著重法律的公平性。他說: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故矯上之失,詰下之邪,治亂決繆,絀羨齊非,一民之軌,莫如法。(《韓非子.有度》) 故鏡執清而無事,美惡從而比焉;衡執正而無事,輕重從而載焉。夫搖鏡則不得為明,搖衡則不得為正,法之謂也。……夫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萬全之道也。(《韓非子.飾邪》) 韓非的「法不阿貴」是一大進步,此與現代法律觀相一致。 二 「勢」的觀念 韓非以為,統治者想推行法令,必須有足夠的「勢」。他說: 人主之所以身危國亡者,大臣太貴,左右太威也。所謂貴者,無法而擅行,操國柄而便私者也。所謂威者,擅權勢而輕重者也。此二者,不可不察也。夫馬之所以能任重引車致遠道者,以筋力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威勢者,人主之筋力也。(《韓非子.人主》) 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於高山之上,則臨千仞之谿,材非長也,位高也。桀為天子,能制天下,非賢也,勢重也;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沈,非千鈞輕錙銖重也,有勢之與無勢也。故短之臨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賢也以勢。(《韓非子.功名》) 「勢」即權力,為其治理國家的另一重要標準。如果統治者有足夠的權力,雖然不肖如堯帝者亦可以治理好國家。 他以「勢」的觀念作為反對儒家人治思想的另一理據。他說: 客曰:『人有鬻矛與楯者,譽其楯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以為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為名不可兩立也。夫賢之為勢不可禁,而勢之為道也無不禁,以不可禁之勢,此矛楯之說也;夫賢勢之不相容亦明矣。(《韓非子.難勢》) 他以為講勢與講賢兩種政治觀是不相容的。 他進一步指出講勢的觀點優於講賢的觀點: 且夫堯、舜、桀、紂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隨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絕於中。吾所以為言勢者,中也。中者,上不及堯、舜,而下亦不為桀、紂。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今廢勢背法而待堯、舜,堯、舜至乃治,是千世亂而一治也。抱法處勢而待桀、紂,桀、紂至乃亂,是千世治而一亂也。且夫治千而亂一,與治一而亂千也,是猶乘驥駬而分馳也,相去亦遠矣。夫棄隱栝之法,去度量之數,使奚仲為車,不能成一輪。無慶賞之勸,刑罰之威,釋勢委法,堯、舜戶說而人辯之,不能治三家。夫勢之足用亦明矣,而曰必待賢則亦不然矣。且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餓者不活;今待堯、舜之賢乃治當世之民,是猶待粱肉而救餓之說也。(《韓非子.難勢》) 「抱法處勢」即法與勢互相結合。他亦指出勢優於賢的意義:以賢治國只能千世亂而一世治;而以勢(法)治國能長治久安。 三 「術」的觀念 術可說是治國的方法。∵他主張君主集權,∴主張「治吏不治民」: 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臨淵而搖木,鳥驚而高,魚恐而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魚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君主若能治理好官吏,則官吏可以助其治理好人民。 管治官吏的最重要的原則,是將最高的權力集於君主一身。他說: 權勢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為百。(《韓非子.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