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二).pdf

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二).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二) 近代中国既然是走在所谓现代化的路上,其大方向总的来 说是在向西走。而知识精英的西向程度是远超过大众的。钱穆 就从义和团事件中看出上层知识分子与大众在民族主义方面的 疏离,他说: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天天把自己从西方学到的许多 对中国民众并非切肤之痛的思想和理论来无条件地向他们炫耀 夸扬。外国的件件对,中国的件件不对。实际上,民族主义情 绪更强的一般民众,对此是会发生很大反感的。 这里面的关 系当然还更复杂。知识精英所表现出的民族主义情绪,或者不 是那么强烈,但其内心深处实际的民族主义关怀,实不稍让于 大众。但一般民众认知中的知识精英,当然只能来自其表现出 来的部分。钱氏观察到的现象确实存在。 胡适还是一个边缘知识分子时,虽然自己一直在下大功夫 学英文,却也在 《竞业旬报》里鼓励世人要使祖国文字,一天 光明一天。不要卑鄙下贱去学几句爱皮细底,便稀奇得了不 得。那还算是人么? 可知当时学了几句ABCD,确实可以稀奇 得了不得。这里流露出的对那些能说ABCD者既羡慕又怨恨的边 缘知识分子心态,是非常传神的。胡适后来成了知识精英,心 态为之一变。也曾用几句爱皮细底去威慑章太炎那样的国 学家。但近代多数没能学会蟹行文字的边缘知识分子,确实 是在追逐西潮的同时对西化精英有某种不舒服的感觉。而西化 知识精英与一般民众之间的疏离,显然还更宽。这对非常认 同与一般人生出交涉这一取向,并将其视为中国文学革命的 预言 的新文化诸贤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诡论性的结局。其 原因,恰蕴涵在文学革命自身之中。 近代士人讲开通民智,以白话文来教育大众早已不断有人 在提倡,陈独秀和胡适都曾身与清末的白话文活动。但是,晚 清和民初两次白话文运动,也有很大的区别。胡适说,前者的 最大缺点是把社会分作两部分:一边是应该用白话的他们, 一边是应该做古文古诗的我们。我们不妨仍旧吃肉,但他们 下等社会不配吃肉,只好抛块骨头给他们去吃罢。余英时先生 以为,胡适答案中关于我们和他们的分别,恐怕也包括了 他自己早年的心理经验。但胡适在美国受了七年的民主洗礼 之后,至少在理智的层面上已改变了我们士大夫轻视他 们老百姓的传统心理。 余先生这里强调的理智的层面是一个关键。在意识的层 面,胡适的确想要借国语的文学这一建设性的革命达到合他 们与我们而融铸中国之全国人民的目的。但其潜意识仍不 脱我们的士大夫意识;他要为国人导师的自定位决定了他 最多不过做到变轻视他们为重视他们(没有做到当然不等于 不想做到)。关键在于,一旦与一般人生出交涉成为宗旨,什 么是活文学便不是胡适等所能凭一己之爱好而定,而实应由一 般人来定。面向大众成了目标之后,听众而不是知识精英就成 了裁判。在胡适等人的内心深处,大约并未将此裁判的社会角 色让出。胡适关于历代活文学即新的文学形式总是先由老百姓 变,然后由士人来加以改造确认即是保留裁判角色的典型表 述。 这就造成了文学革命诸人难以自拔的困境: 既要面向大 众,又不想追随大众,更要指导大众。梅光迪、任鸿隽、林纾 都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这一点。梅氏以为,如用白话,则村农 伧父皆是诗人。任鸿隽有同感。他在给胡适的信中说,假定足 下之文学革命成功,将令吾国作诗者皆京调高腔。而林纾则 对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这种潜在可能性深以为戒。 在这一点上,旧派比新派更具自我完善性。传统士大夫 的社会角色本来就是一身而兼楷模与裁判的,分配给大众的社 会角色是追随;追随得是否对,仍由士大夫裁定。两造的区分 简明,功能清晰。但对民初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有意面向大 众的知识分子——来说,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所有这些士大 夫的功能,现代知识分子似乎都不准备放弃;而他们同时却又 以面向大众为宗旨。这里面多少有些矛盾。关键在于,大众如 果真的觉醒,自己要当裁判时,知识分子怎样因应。假如稗 贩不再是可用为教授,而竟然思出其位,主动就要作教 授,那又怎么办? 林纾已虑及此,新文化人却还没来得及思考 这一问题。 过去研究文学革命,虽然都指出其各种不足,但一般尚承 认其在推广白话文即在试图与一般人生出交涉方面的努力和 成功。其实恰恰在这一点上,文学革命只取得了部分的成功。 胡适自称,在短短的数年之内,那些[白话]长短篇小说已经被 正式接受了。 实际上,最接近引车卖浆者流的读者反而在 相当时期内并不十分欣赏白话文学作品,张恨水就同样用古文 写小说而能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广泛流行,而且张氏写的恰是面 向下层的通俗小说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